搜索到2215篇“ 历史书写“的相关文章
历史书写与在场性问题——以《春秋》《左传》《系年》《史记》等早期经典为例
2025年
西方哲学在经历“在场性转向”之后所讨论的“在场”与“不在场”,类似于中国哲学所讨论的“阳”与“阴”。如果将这种哲学思辨引入经学、史学之中,便会产生对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以及历史书写的思考,而“记载”(“书”)或“不记载”(“不书”)的问题便得以凸显。《春秋》《左传》《系年》《史记》等早期经典,兼有“事”“文”“义”,而其中所体现的“义”更值得关注。由“文”而入“事”而入“义”,有限制的“想象”(“想见”)是必不可少的。“记载”与“不记载”以及“在场”与“不在场”,直接关涉中国人互补的“二分对比”思维模式。研究者在极力“还原历史”的过程中,也应该多关注“历史书写”,从而发现蕴含其中的“历史意义”。
彭华
关键词:历史书写
明代开封府医者的历史书写——以方志为中心
2025年
方志中有单独记录的明代开封府医者共28人,这些医者有儒医世医之分,但在方志中都呈现出形象理想化、身份儒医化、幼医突出化的模式化书写。明清以来,方志关于人物的选取与编纂都遵循着儒统化的基本思想。儒学思想下,方志对医者的选取编纂基本都忽略了医者的本质属性,而是主要记录医者的行为品德。这也同样决定了方志在记载开封府专科医者时更为突出幼医医者的书写特征。
朱建衡
关键词:历史书写
“下笔人”与“笔下人”:约瑟福斯的历史书写与情感体验
2025年
在《犹太战争》的历史书写中,约瑟福斯同时具有“下笔人”和“笔下人”的双重身份。从情感史的角度上看,“下笔人”约瑟福斯以“后见之明”的方式,通过写作“笔下人”约瑟福斯应对战争中不同群体势力的复杂策略,体现了对犹太叛乱者的憎恨、对犹太民众的怜悯、对罗马人的尊重等情感体验。他在历史反思中实现了一种向内的归因,认为犹太战争爆发的根源在于犹太人内部的矛盾。在写作战争史这一经典的古代史学的写作类型时,约瑟福斯始终试图在历史自述中压抑自己的情感体验,谋求历史书写的平衡,这使他在西方史学史上独树一帜。
阿慧
关键词:历史书写情感体验
层累与求真: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历史书写的考察
2025年
遵义会议是史学界的热门议题之一,毛泽东地位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1945年尤其是1949年以来,官方对此的历史书写,不仅呈现出“层累构成”和明显“求同”的特点,而且极大规范了学界的历史书写。与此相适应,学界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历史书写的“求真”新成果,则不断地被官方的历史书写所吸纳。因此,第三个历史决议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的表述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和完整的历史书写。见一叶而知秋,在中共党史党建已被设置为一级学科的当下,进一步贯彻学术研究无禁区的理念,将学术研究和大众宣传区分开来,同时中共党史学者加强自身的学术自律,是中共党史研究上升为科学的不二途径。
游海华涂国栋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书写
越南“冯兴故事”的塑造及其历史书写
2025年
“冯兴故事”是越南民间流传的关于中国唐代安南唐林州土酋冯兴率众起事的传说,已知最早的文本见于越南陈朝李济川编撰的汉文小说《越甸幽灵集》。《大越史记全书》以此补史而记录的唐林冯兴率众反抗唐代安南都护高正平的事迹,是后世建构的。根据中国典籍以及越南早期文献的记载,唐贞元七年发动安南叛乱的地方土著首领为杜英翰而非冯兴。通过越南国史引冯兴传说入正史的事实不难看出,有关“冯兴故事”的历史建构是在后黎朝建立之后才完成的。由此反映出,如何书写古代中国郡县交州(安南)的古史,一直是古代越南自主建国以后知识精英着力建构历史叙事时的重要问题。越南历代王朝试图通过对所谓以往祖先英雄故事及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渲染反抗中原王朝的南疆交州(安南)地方起事,借以强化越南的国家意识和认同。
陈国保吴剑文
中西讲坛丛书 物质物质性与历史书写 科学史的新机遇
物品是刻写着文化记忆的符号……物品使得抽象的理念可以被捕捉到,促成思想的言语化,调动起对经验和知识的思考。构建社会的思想模式、态度和信念,都会体现在该社会的物品当中。莱布尼茨奖得主薛凤、生物学史领军人物柯安哲,从梁启超与...
刘东总
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被引量:3
2024年
在民族国家兴起和现代社会知识飞速增长中诞生的职业化历史学,虽然塑造了经典研究范式,但也带来"建制化的白",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并未被视作重要的研究领域,史学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缺漏。欧洲化的知识结构随着殖民主义向全球传播,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书写模式使得非西方国家失去了平等、公平、公正表达观点的机会。在人类文明巨变的今天,史学的新材料、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第四次史学革命"呼之欲出。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不以一种中心取代另一种中心,不再被细化的学科所决定,也不再被民族国家所约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文明交往、互鉴、互融,学术才能真正繁荣。
陈恒
关键词:史学史西方中心论史学危机历史学家历史观念
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2024年
自19世纪中后期史学研究职业化以降,历史科学和非历史科学的差异愈益分明,历史学研究渐趋专门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史学研究职业化后产生了新问题:其遮蔽了人类知识的哪些领域?为什么历史研究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缺少宏大叙事?考察19世纪中期以来的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史学职业化前后的历史书写历史学事实上存在很大差异。
陈恒
关键词:历史学研究历史书写宏大叙事职业化
咸丰《兴义府志》历史书写研究
盛世修志,在清代贵州方志编纂呈现制度化的背景下,咸丰《兴义府志》由地方官员组织人员根据志书体例规范编纂的地方史书。该志作为一部官修志书,历时十三年编修而成,共计七十四卷,是清代贵州方志中编纂较好的一部。《兴义府志》书写了...
廖玉莲
关键词:历史书写
明清《南安府志》对王阳明的历史书写研究
2024年
明清时期《南安府志》对王阳明的历史书写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明嘉靖朝特点是尊其事功,略其思想。至万历朝时,记载数量增长,阳明学思想地位提升。清康熙朝突出平藩伟绩,对阳明学说褒贬并存。乾隆朝详记平乱事功,强调朱学正统。至晚清时期,调和朱王学说,重建儒学统治。明清《南安府志》对王阳明的历史书写受官方意识形态、编者学术倾向等因素影响,总体而言,对王阳明事功或学术思想记载呈递增趋势,王阳明与阳明学在府志中的地位亦逐渐提升。在《南安府志》编纂者建构下,“阳明过化之地”与“周程传道之乡”共同成为南安府的文化标签。
王雨辰刘和富
关键词:明清时期历史书写

相关作者

张帆
作品数:67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闽台 历史书写 80后 小说 解严
陈恒
作品数:70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书写 全球史 史学史 希腊化 城市史
耿占春
作品数:101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卜辞 诗歌 诗歌写作 诗学 话语
姜萌
作品数:33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史学 历史书写 史学 族群意识 新史学
谢贵安
作品数:172被引量:287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明实录》 明代 史学 《清实录》 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