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3篇“ 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相关文章
乌鳢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2023年
【目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乌鳢(Channa argus)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基因(caspase-3),为探究该基因在乌鳢机体中的免疫应答作用及在其他鱼类免疫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乌鳢基因组信息,对乌鳢的caspase-3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对推导的caspase-3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spase-3基因在健康乌鳢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在不同刺激物[鰤鱼(Seriola quinqueradiata)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脂多糖(LPS)和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下的时序表达情况。【结果】caspase-3基因序列全长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31.069 kD,理论等电点(p I)为6.17。caspase-3蛋白含有1个CASc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乌鳢的caspase-3氨基酸序列与秘鲁笛鲷(Lutjanus peru)的caspase-3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达81.7%;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乌鳢的caspase-3氨基酸序列与秘鲁笛鲷的caspase-3氨基酸序列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乌鳢caspase-3基因在肌肉、皮肤、鳃、心脏、胸腺、脑、头肾、脾脏、肝脏和血液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脏和头肾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刺激物刺激下,caspase-3基因在乌鳢脾脏、肾脏、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用灭活鰤鱼诺卡氏菌、LPS和PolyI:C孵育乌鳢头肾白细胞后,caspase-3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乌鳢caspase-3基因可能在乌鳢抵御细菌和病毒入侵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赵浩航丘金珠周秀莹唐怀庆赵天珍梁富宋海霞喻大鹏宋长江
关键词:乌鳢免疫应答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3、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对于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每组各47例,A组给予亚低温治疗,B组给予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值(ICP)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E)、Caspase-3和MB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CP水平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2.815,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RT、E、Caspase-3、MBP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4.239、7.855、6.353,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Caspase-3、MBP水平,改善恢复效果。
董自立王江洪王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高压氧应激反应半胱氨酸蛋白酶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中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同时降低HIF-1α与Caspase-3表达,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魏莉莎袁庆军马荣芳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缺血性脑血管病低氧诱导因子-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
尿液环境中肠上皮细胞及其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回肠代输尿管重建尿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回肠代输尿管后的适应性改变与什么有关目前尚未见有关报道。此次研究希望通过观察尿液对肠上皮细胞内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背后可能的机制,为回肠代输尿管后的病理学特点提供实验依据。目的:观察尿液环境对肠上皮细胞内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尿液环境是否促进了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人工尿液分别与培养基按0,1∶1,1∶2,1∶4,1∶8,1∶16,1∶32,1∶64,1∶128进行稀释,处理人正常肠上皮细胞,分别处理24,48,72 h,用CCK-8法检测,观察尿液对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肠上皮细胞中Caspase-3、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肠上皮细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3、Bax在尿液浓度最高的组中呈高表达,随着尿液浓度梯度的不断降低,表达水平逐渐降低;②肠上皮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在尿液浓度高的组中(1∶8和1∶16组)呈低表达,随着尿液浓度梯度的不断降低,表达水平逐渐升高;③提示尿液浓度越高,促凋亡因子Caspase-3、Bax在肠上皮细胞内呈高表达,而抑制凋亡因子Bcl-2呈低表达,表明尿液对肠道上皮细胞具有凋亡促进作用。
徐彬杨秀书刘旋王振兴
关键词:尿液肠上皮细胞凋亡BAX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半胱氨酸蛋白酶3水平与TOAST和OCSP分型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P-70、Caspase-3水平与患者TOAST和OCSP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9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血检测患者血清中HSP70、Caspase-3水平,所有脑卒中患者按照OCSP和TOAST标准进行分型,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患者预后,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中HSP-70、Caspase-3和TOAST、OCSP分型的关系。结果TOAST分型中CE型HSP-70、Caspase-3水平,明显高于LAA、SUE、SOD、SAO型;OCSP分型中TACI型HSP-70、Caspase-3水平,明显高于POCI、PACI、LACI型;HSP-70低水平组患者入院和出院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应高水平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Caspase-3、入院时NIHSS评分、TOAST分型-SE、OCSP分型-TAC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P-70、Caspase-3水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姜慧华张腾吴燕飞
关键词:OCSP分型TOAST分型热休克蛋白-70半胱氨酸蛋白酶3
长春西汀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水平及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3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SF-36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灯盏花素治疗ACI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患者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李秉纲李仕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半胱氨酸蛋白酶3
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原则,将40只健康SD(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顺序编号,分为正常大鼠脑缺血组、2型糖尿病脑缺血组、原花青素三个剂量组(原花青素-1、2、3组,分别予原花青素粉剂50 mg·kg^-1·次^-1、100 mg·kg^-1·次^-1、200 mg·kg^-1·次^-1),每组8只大鼠.制作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计数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区每高倍镜视野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大鼠脑缺血组的(11.42±2.52)个比较,2型糖尿病脑缺血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数(15.00±2.38)个(t=2.17,P<0.01);与2型糖尿病脑缺血组比较:原花青素-1、2、3组均能不同程度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9.38±2.00)个,(7.71±1.55)个,(6.96±1.57)个(t=2.86、3.133.36,均P<0.01),其中原花青素-2、3组较原花青素-1组下降更明显(t=1.92、2.03,P<0.01),但原花青素-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原花青素能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细胞凋亡.
宋程光闵鹤鸣杨鑫赵传胜闵连秋
关键词:原花青素类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n=48)和B组(n=48),A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HIF-1α、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B组的83.3% (χ2=12.760,P<0.05).治疗前,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ME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P>0.05);治疗4周末,A组MESSS评分为(5.07±1.26)分,B组为(6.12±1.48)分,两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治疗后MESSS评分明显低于B组(t=7.306,P<0.05).治疗前,两组HIF-1 α、Caspase-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205、0.337,均P>0.05);治疗4周末,A组HIF-1 α、Caspase-3水平分别为(248.55±12.44) ng/mL、(7.34±1.77) ng/mL,B组分别为(301.63±14.86)ng/mL、(8.85±1.94) n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78、9.156,均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B组的10.4%(χ2=8.461,P<0.05).结论 与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抑制血清HIF-1α、Caspase-3的表达,不良反应少.
周姗含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缺氧诱导因子1
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PTZ)致病大鼠脑组织相关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抗癫痫的机制.方法 采用PTZ腹腔注射法制作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癫痫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补脑止痫散中剂量组、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丙戊酸钠治疗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灌服相应量0.9%氯化钠注射液,西药组灌服丙戊酸钠,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补脑止痫散溶液,均连续灌服6周.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两种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癫痫模型组、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补脑止痫散中剂量组、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密度值,免疫组化法分别为(0.085 32±0.009 26)、(0.050 29±0.007 52)、(0.043 76±0.006 59)、(0.034 28±0.002 42)、(0.041 56±0.005 17)、(0.013 58 ±0.001 17),免疫印迹法分别为(1.6230±0.1974)、(1.157 0±0.101 0)、(1.1400±0.193 5)、(1.0585±0.1620)、(1.0311±0.027 0)、(1.000 0±0.000 0),不同剂量补脑止痫散灌服治疗6周后,致痫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32、3.37、2.78、2.47,均P<0.05).结论 中药复方补脑止痫散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来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良好的抗痫作用.
冯铁为程为平孙丽
关键词:戊四氮免疫印迹法半胱氨酸蛋白酶3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腺癌组,6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不典型增生组,30例)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中FHIT、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FHIT在腺癌组、不典型增生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2/60)、633%(19/30)和100%(30/30),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1/60)、70.0%(21/30)和86.7%(26/30),腺癌组FHIT、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HIT与caspase-3的阳性表达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级(G1、G2~3)有关(X^2=9.312、14.299,均P〈0.01),FHIT还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肌层浸润(≤1/2、〉1/2)和淋巴转移(阴性、阳性)有关(均P〈0.05)。结论FHIT和caspase-3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均有关。FHIT和CASPASE-3联合检测有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
陈瑞莲郑秀李励军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半胱氨酸蛋白酶3

相关作者

邓新国
作品数:73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川芎嗪 MNU 视网膜 房水 视网膜光感受器
吴青
作品数:61被引量:6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胆红素 新生儿脐血 单核细胞 川崎病
李励军
作品数:49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SURVIVIN 遗传学分析 临床疗效 CASPASE-3
李锋
作品数:800被引量:4,201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后路 腰椎 颈椎 破骨细胞分化
彭茜
作品数:37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川崎病 儿童 冠状动脉损伤 META分析 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