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8篇“ 前牙缺损“的相关文章
- 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应用微创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外形美观、颜色匹配、牙面质地、边缘适应性能力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粘接效果与美学效果,减少牙槽骨吸收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刘小妹
- 关键词:前牙缺损美学效果并发症
- 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讨了微创全瓷贴面在修复前牙缺损中的实际效能。方法 本研究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纳入并筛选出80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将其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烤瓷贴面,而实验组则采用了微创全瓷技术。结果 显示,两组的成功修复率并无显著差别(P值大于0.05),然而,在美观度(P<0.05)、舒适度(P<0.05)、敏感度(P<0.05)和异物感(P<0.05)等主观感受上,实验组表现出显著优势,显示出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尽管两组在修复后牙齿美观度都有提升,但实验组的效果更为显著,其满意度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这表明微创全瓷贴面对前牙缺损的修复不仅具有同等的临床效果,还带来了更佳的患者体验。P<0.05。结论 微创全瓷贴面对于需要进行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贾微娅
- 关键词:前牙美容患者满意度
- 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和牙周健康指标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牙缺损采用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采用即刻种植治疗的前牙缺损患者120例(120颗牙)进行临床随机试验,其中60例患者种植术后采用即刻修复(即刻组),另外60例患者种植术后采用延期修复(延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学效果(修复体边缘匹配、完整性、牙龈健康状况、颜色一致性和牙齿敏感性)、牙周健康指标(牙周探诊断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菌斑指数)、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在修复治疗12个月后,即刻组的牙龈健康程度、牙敏感状况优于延期组(P<0.05);修复12个月后,即刻组的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菌斑指数均低于延期组(P<0.05);即刻组在修复12个月后的近中、远中骨吸收量低于延期组(P<0.05)。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牙缺损采用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成功率均较高,但是前者有利于牙周健康维持,减少骨吸收量,美学效果更好。
- 黎黎张志刚
- 关键词:前牙缺损美学
- 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2—2022-12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2例前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前牙缺损种植术组(单一组)和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组(联合组),各41例。比较2组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牙槽骨吸收量,以及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牙龈健康指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结果术后1 h,联合组种植区1 mm、7 mm、10 mm牙槽骨骨壁厚度较单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以及PD、PLI、SBI水平均较单一组低,PES评分较单一组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牙缺损患者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牙技术,可提高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降低牙槽骨吸收量,并有助于改善牙周环境、减轻牙龈炎症反应、促进牙龈恢复健康和提升美学效果。
- 吴龑
- 关键词:前牙缺损
- 前牙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对照组(钴铬烤瓷冠修复),每组40例(40颗患牙),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的牙周指标及龈沟液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对比两组修复后1年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1年,两组颜色对比、边缘着色、解剖外形、边缘密合度、龋齿等修复效果评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龈沟液ALP、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1年,观察组修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牙体腐蚀,疼痛、牙龈炎、根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较好,可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菁李敏
- 关键词:前牙缺损牙齿修复美学效果牙周指数
- 数字化辅助美学牙冠延长术对前牙缺损修复效果及微笑美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数字化辅助美学牙冠延长术对前牙缺损修复效果及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西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97例,均采用数字化辅助美学牙冠延长术进行修复治疗,分析其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微笑美学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探针深度、出血指数较术前明显更低(P<0.05);术后3个月红色美学评分、白色美学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患者微笑美学满意度为98.97%。结论数字化辅助美学牙冠延长术修复前牙缺损的修复效果好,微笑美学满意度高。
- 李崇娟刘铮王帅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前牙缺损美学修复
- 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对比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共18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给予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观察两组前牙修复的优良率,对比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牙修复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松动程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得到较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均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优势更大,修复效果较光固化树脂更佳,不仅能改善牙龈健康状况,还能促进咀嚼功能提升,对于术后尽快恢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 黄艳青汪磊孙辉
-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修复美学效果牙周指标
- 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的效果及病原菌检出情况
- 2024年
- 目的比较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的效果及患者牙龈健康、龈下菌斑病原菌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53例前牙缺损患者(226颗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112颗牙)和研究组(77例,114颗牙)。对照组年龄(33.65±4.72)岁,男42例、女34例,病程(5.14±1.23)个月;研究组年龄(33.74±4.53)岁,男44例、女33例,病程(5.15±1.22)个月。对照组接受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研究组接受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龈下菌斑病原菌检出情况(修复后1年)与咀嚼功能、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修复前及修复后1个月)与牙周状况(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不良反应(修复后1年内),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修复后1年优良率(93.51%,72/77)高于对照组(82.89%,6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9,P=0.042)。修复后1个月,两组咬合力、咀嚼效能高于修复前,口香糖的混合程度数据(SDHue)值低于修复前,研究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后6个月,对照组、研究组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3.54±0.63)分、(1.67±0.35)分,(1.11±0.14)分、(0.78±0.12)分,(0.98±0.14)分、(0.79±0.13)分]均低于修复前[(20.75±3.31)分、(20.77±3.24)分,(1.82±0.23)分、(1.85±0.24)分,(1.47±0.22)分、(1.44±0.25)分],而研究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34、15.661、8.700,均P<0.05)。修复后1年,研究组龈下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形杆菌(Fn)、福赛坦菌(Tf)、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率[2.60%(2/77)、3.90%(3/77)、3.90%(3/77)、2.60%(2/77)]低于对照组[11.84%(9/76)、14.47%(11/76)、14.47%(11/76)、13.16%(10/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99、5.148、5.148、5.902,均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龈
- 曹荔李宝坤曹建启
- 关键词:前牙缺损二氧化锆全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病原菌
- 改良盾构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用于前牙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对种植区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盾构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用于前牙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对种植区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0.8~2023.8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66例,均接受改良盾构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美学效果及对种植区骨量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角化龈厚度、角化龈宽度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种植体颈部、根方2mm、根方4mm的唇侧骨厚度与术后即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龈沟液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术后1d低(P<0.05);患者对前牙缺损修复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6.97%。结论改良盾构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用于前牙缺损修复中能获得较高的美学效果,增加角化龈厚度、宽度,维持种植区骨量,也有助于降低局部炎症反应,加速愈合,且患者满意度高。
- 卢洋苑艺芳李娟赵文莉贾宝超
- 关键词:前牙缺损
- 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在前牙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了解口腔疾病都有哪些特点,并特别分析前牙牙列缺损种植修复工作,验证不同方法的使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022年160例患者,为了达到预期的验证目的,对参与者完成了分组,随机法。两组治疗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例如效果、安全性,都是比较常见的指标。结果 研究中比较了效果、安全性,这两个指标都能够作为验证的衡量标准,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较于另一组而言,P<0.05;观察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斑附着指数和软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在前牙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
- 张妍张晓明
- 关键词:口腔功能美学效果
相关作者
- 胡楠

- 作品数:15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病例报告 前牙修复 前牙缺损 牙本质 氟化泡沫
- 许美莲

-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隐形义齿 固位 基牙 可摘局部义齿 临床效果观察
- 徐雄均

- 作品数:39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慢性根尖周炎 纤维桩 根管治疗 疗效观察
- 邱伟芳

- 作品数:38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关闭拔牙间隙 自锁托槽 微种植体 螺旋CT 正畸
- 李雅娟

- 作品数:66被引量:1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龈下优势菌 冠修复 金属烤瓷冠 牙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