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篇“ 出籽率“的相关文章
一种提高油茶鲜果的方法、药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油茶鲜果的方法、药剂及其应用,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中,药剂包括溶液A和溶液B,溶液A适于在油茶鲜果第一生长期喷洒,溶液B适于在油茶鲜果第二生长期喷洒,第二生长期晚于第一生长期;溶液A包括生长调...
郑道君孙秀秀戚华沙王春梅夏腾飞陈加利梁振儒冯学杰梁恒
一种提高油茶鲜果的方法、药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油茶鲜果的方法、药剂及其应用,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中,药剂包括溶液A和溶液B,溶液A适于在油茶鲜果第一生长期喷洒,溶液B适于在油茶鲜果第二生长期喷洒,第二生长期晚于第一生长期;溶液A包括生长调...
郑道君孙秀秀戚华沙王春梅夏腾飞陈加利梁振儒冯学杰梁恒
玉米相关性状的QTL初定位分析
2022年
为探究玉米、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性状的QTL,以优良自交系KA105与KB020构建的201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通过榆林和汉中两地2个重复的田间试验,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玉米、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共检测到10个QTL位点,其中定位到5个QTL,单穗质量定位到2个QTL,单穗粒质量定位到3个QTL,分别位于1、2、5、6、9和10号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92%~13.50%的表型变异。位于1号和6号染色体上的QTL在3个性状中均能检测到,可能是一因多效基因,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的QTL在3个性状中均能解释大于10.00%的表型变异,因此下一步研究可重点关注该区域。
章爽张秀英刘斌斌董远李婷李勤薛吉全徐淑兔张兴华
关键词:玉米QTL出籽率
玉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与玉米单穗产量密切相关,其遗传机制的解析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09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统一(FarmCPU)、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和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MLMM)对2017年和2019年河南新乡原阳、周口郸城、海南三亚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E)的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18个与显著关联的SNP(P<1.72E-05)。其中,FarmCPU、CMLM和MLMM方法分别检测到14个、5个和2个位点。S2_87292896利用CMLM和MLMM方法在BLUE环境和2019年原阳均检测到;在BLUE环境,S2_111319193利用FarmCPU和CMLM方法均检测到;在2017年郸城,S5_93814060利用CMLM和MLMM方法均检测到。5个位点即S1_304584425、S5_11751831、S5_93814060、S5_186385476和S8_94354503的表型变异解释介于10.09%~15.43%之间,为的主效SNP。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发现,Bin1.08、Bin2.06、Bin4.09和Bin6.05可能是影响的重要区段。共挖掘32个候选基因,其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UPL1、DEAD盒ATP依赖的RNA解旋酶RH52、蛋白激酶同源子4、SNARE互作蛋白KEULE和延伸因子EF1A等可能是影响的重要基因。
马娟王利锋曹言勇李会勇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出籽率
玉米穗轴粗和全基因组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穗轴粗和均是典型的数量性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玉米产量。全基因组选择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的先验信息是提高性状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309份玉米自交系穗轴粗和表型和基因分型测序技术获得的基因型数据,研究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BLUP,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贝叶斯A(Bayes A)和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模型对2种GWAS方法即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统一(FarmCPU,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和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compressed mixed linear model)衍生的不同数量标记集、随机选择标记集和所有标记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对于2个性状FarmCPU和CMLM衍生标记集,3个预测模型间的预测准确性差异较小,差值变异范围介于0~0.03。对于随机标记集,相比其他2个模型的预测准确性,RKHS对穗轴粗可提高3.57%~15.91%,而3个预测模型对具有相似的预测效果。除了50和100个标记,3个模型利用CMLM衍生标记对2个性状的预测效果均优于FarmCPU。相比随机标记集,穗轴粗GWAS衍生标记的预测准确性可提高15.52%~88.37%;利用衍生标记可提高1~5.89倍。所有衍生标记集的预测准确性均高于所有标记。这些结果均表明,全基因组选择整合GWAS衍生标记有利于提高穗轴粗和的预测准确性。
马娟曹言勇朱卫红
关键词: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
一种玉米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包括建立BLUP模型、标记效应的预测与选择响应的计算等步骤。本发明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到玉米的选择中,建立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流程。同时减少F2群体的单株数...
孙琦孟昭东李文才李文兰鲁守平于彦丽赵勐
文献传递
鲜食型糯玉米(Zea mays L.)产量和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进行鲜食型糯玉米(Zea mays L. sinensis Kulesh)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加工品质、选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本试验以7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Ⅳ配制21个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产量和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产量和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7个亲本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顺序为N23>N17>N28>N47>N51>N15>N27,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值为N51>N27>N47>N23>N28>N17>N15;综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N15×N23是相对高产的组合;N27×N51是相对较高的组合;对自交系综合评价表明,N23、N17可作为选育高产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N27可作为选育高的理想亲本。本研究结果可为糯玉米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金钰周富亮梁思维蒋锋万小荣刘鹏飞
关键词:SINENSIS出籽率配合力
不同预处理对马尾松和发芽的影响分析
2019年
对4个马尾松优良家系的球果进行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先将球果暴晒3d,再用2%的碱水浸泡10min后堆沤10d,每天用2%的碱水浇透1次,清洗摊晒的处理方法比未暴晒直接浸泡堆沤的方法平均高0.32%;无性系56、107的和发芽优于71、91,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杨意洪
关键词:马尾松球果家系预处理
一种提高瓜蒌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瓜蒌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瓜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瓜蒌开花前,增施混合肥,该混合肥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且对于瓜蒌秧无刺激作用,还添加了透气的碳化稻壳以及蒙脱石,可以消灭根线形虫,防止病秧带...
翟明安李香华
文献传递
玉米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玉米是影响果穗同化产物分配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单穗产量密切相关,研究其遗传规律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存在显著差异的2个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的P_1、P_2、F_1、BC_1、BC_2、F_26个世代为试验材料,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均表现为增效,加性×加性互作、显性×显性互作、加性×显性互作、显性×加性互作等上位性效应均表现为减效;BC_1、BC_2、F_2主基因的遗传分别为54.05%、36.26%、48.83%,BC_1、BC_2、F_2多基因的遗传分别为26.45%、46.36%、31.43%,主基因+多基因总遗传为81.13%;由此说明主基因与多基因在控制玉米遗传特性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以主基因遗传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大于加性基因效应,同时环境因素对性状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将为玉米性状的基因定位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关键词:玉米出籽率主基因+多基因

相关作者

江泽鹏
作品数:122被引量:4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油茶 软枝油茶 砧木 无性系 扦插
薛吉全
作品数:223被引量:3,446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品种 玉米自交系 饲用玉米 干旱胁迫
赵勐
作品数:63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奶牛 饲粮 玉米杂交种 营养价值
孟昭东
作品数:99被引量:790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育种 玉米自交系 选育 育种
冯鑫
作品数:86被引量:16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根茬 秸秆 清选 还田 玉米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