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83篇“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PPCI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总结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右冠脉完全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右冠脉完全闭塞行PPCI的STEMI患者,根据行PPCI时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综合征(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分为再灌注综合征组(IRI组)30例和无再灌注综合征(no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NIRI)组5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预处理情况,对导致右冠脉完全闭塞的STEMI在PPCI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82例右冠脉完全闭塞的STEMI患者PPCI时发生IRI 30例,发生率36.59%(30/82),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体质指数、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发病至入院时间、预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病至入院时间、预处理、收缩压、舒张压均为影响右冠脉完全闭塞STEMI患者PPCI时出现IRI的危险因素(OR=3.482、1.275、1.198、3.285,P=0.012、0.008、0.005、0.010)。结论右冠脉闭塞STEMI行PPCI时,进行预处理为一种可行治疗方案,同时控制血压,提前发病至入院时间,可有效预防IRI的发生,确保急诊PPCI的顺利进行。
蒙冬生吴承杰吴群廖卓琳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类De Winter心电图改变——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1例
2021年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呕吐2 h, 突发猝死30 min"于2020年6月30日16∶30入院,患者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疼痛可忍受,未予重视。30 min前在去银行途中突发猝倒、意识丧失,由120送往我院。
姚旭贤黄丛春张志兵田建伟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后适应对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局部缺血后适应(IPC)对右冠状动脉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发病时间≤12 h且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的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为IPC组(n=60)及常规组(n=59);IPC组在重新恢复血流的1 min内,采用球囊扩张充气60 s/球囊回抽放气60 s三个循环.常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主要观察两组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情况,术前、术后即刻、24 h与48 h抽血查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前cTnI水平无差异.与常规组比较,IPC组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下降,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常规组比较发生Ⅱ~Ⅲ度AVB(分别为6例、20例)、小于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8例、30例)、窦性停搏(0例、5例)(P均<0.05).两组术前MDA、SOD无差异,IPC组术后各时间点较常规组SOD水平明显升高,而MDA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对于右冠急性闭塞的STEMI患者IPC能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叶国红葛菲凡徐海南邓平关贤颂蒋路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缺血后适应再灌注心律失常
两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心肌梗死1例
2018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中上腹不适8小时”于2017年1月30日白行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当天下午休息时突然出现中上腹不适,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淋漓、轻度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物数次,无腹泻,无胸痛,无背痛,无晕厥,无咳嗽、咳痰和咯血。既往无胸痛,无类似发作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胃溃疡病史。无烟酒嗜好。
马东明叶世权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
心电图在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部位判断中的价值探讨
2015年
回顾分析151例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右冠近中段组和右冠远段组,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改变用于判断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的方法和流程。结果显示,可用于判断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闭塞的心电图指标有:V4R导联ST段抬高≥0.05mV,Ⅲ度房室传导阻滞,I导联ST段压低〉0.1mV,aVL导联ST段抬高≥0.2mV,Ⅲ导联ST段抬高〉0.25mV,V2-V4导联ST段压低之和≥0.4mV,I、aVL导联sT段压低之和I〉0.25mV;其中I导联ST压低〉0.1mV、V4R导联ST抬高≥0.05mV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个指标判断右冠脉近中段为梗死相关动脉的特异性均达100%。可用于判断右冠状动脉远段闭塞的心电图指标有:I导联ST压低≤0.1mV,aVL导联ST段压低〈0.2mV,Ⅲ导联ST抬高≤0.25mV,V2-V4导联sT压低之和〈0.4mV,V1~V5导联ST段均无下降,I、aVL导联ST压低之和〈0.25mV。并可根据4步流程法采用心电图判断右冠状动脉闭塞血管部位。提示在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病例中,应用心电图的特征和诊断流程可协助准确、快速地判断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和远段闭塞部位。
黄春林潘宜智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下壁心肌梗塞心电描记术
1例急诊介入治疗双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术中急救被引量:1
2013年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某一支血管突然闭塞引起,偶有发病时处于应激和高凝状态使双支血管的突然闭塞。此时病情更加凶险,合并症多,选择合理的救治方案,对于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我院2012年9月成功救治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李晓彤
关键词:冠脉闭塞急救
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未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及病变部位以远血管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9%、93.85%、92.98%、88.41%,对前降支的诊断能力最强.CTA对梗死相关病变以远血管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r=0.8123,P<0.01),且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无关(x2=0.0086,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能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再通,初步评价梗死相关病变以远相关血管情况.
许贤彬庄曼茹吴平彬李春来林锐波林卓茂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
急诊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合并另一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一例
2012年
患者,男性,74岁,主诉因间断胸闷9年,胸痛伴出汗1小时入院。9年前活动时发作胸闷,伴出汗、乏力,无明显胸痛及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持续约10分钟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此后间断发作胸闷,与活动、情绪激动有关,发作部位及性质相似,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王硕殷洪山张晓光王涛赵淑健姜志安
关键词: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经皮介入治疗急诊冠状动脉情绪激动胸闷放射痛
介入治疗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一例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男,58岁。突发性胸骨后疼痛2 h入院。患者入院前2 h游泳后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有濒死感,伴大汗,急来我院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5~0.4 mV,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无效。
李其昌杨志宏庞继恩卢立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冠脉畸形
两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
2010年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单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可伴有另一支血管慢性闭塞,而两支冠状动脉急性同时闭塞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往往病情重,可危机生命,在治疗方式方法上具有挑战性,同时要求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临床上对此病报道不多,如阿有效地识别及采取治疗措施将影响预后。
马敏惠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相关作者

马敏
作品数:17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暴发性 暴发性心肌炎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静脉血液滤过
顾洪丽
作品数:14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急救护理 冠状动脉血流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惠杰
作品数:378被引量:696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阵发性房颤 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贾满盈
作品数:100被引量:4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灌注
薛枫
作品数:55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急诊 心肌急性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