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5篇“ 农地抵押“的相关文章
-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能否抑制流动人口家庭农地撂荒?
- 2024年
- 农地抵押贷款是推动金融服务“三农”,推动共同富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以流动人口家庭为对象,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农地撂荒的影响。结论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总体上抑制了流动人口家庭农地撂荒,主要通过推动劳动力雇佣和农地转出实现;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显著弱化了流动人口家庭因劳动力缺乏、资本流失和定居意愿增强而产生的农地撂荒倾向;农地确权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农地撂荒的抑制效应较为明显。研究结论为发挥农地抵押贷款作用从而治理耕地撂荒提供了参考。
- 向念高晓燕田丽丽
- 关键词:流动人口农地流转粮食安全
- 农地抵押担保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 2024年
- 农地抵押担保拓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提升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农地抵押担保在施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其效果仍有改善空间。因此,文章构建了包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担保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参与的计算实验模型,观察不同实验情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变化情况,探究农地抵押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入担保组织以及完善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均能进一步提升农地抵押担保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效率。
- 卢雪粤梅强
- 关键词:融资效率
- 农地抵押担保是否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效率?——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 2024年
- 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题阻碍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何提高其融资效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农地抵押担保在此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本文以十个试点地区案例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确权进度到风险补偿等方面研究农地抵押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确权进度、价值评估等单个因素并非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违约处置机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抵押担保融资效率提升中发挥核心作用,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发挥辅助作用;不同农地抵押担保模式下,价值评估、担保机制及风险补偿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提升起辅助作用。
- 卢雪粤
- 关键词:融资效率
-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
- 2023年
-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是否通过缓解家庭农场的融资约束降低其生存风险?基于2013—2021年共计68125个家庭农场的123480个微观数据,采用Cloglog生存模型分析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能显著降低位于非艰苦边远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以及自身发展状况较好、盈利能力强的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提供了政策依据。
- 童俊王凯
- 关键词:家庭农场
- 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融资的实施路径研究
- 2023年
- 农地融资功能是农业用地在其基础的经济属性上所体现出的一种能够充当金融工具的新型功能,这种功能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融资功能,也为保障农地所有者权益和为其他民事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开辟了新的途径。农地融资功能的提出,不仅是由我国农业用地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经济属性以及农地所有者本身的决策和意图而决定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性完善以及我国城镇道路不断加深的必然要求。农地融资功能具有融资转让、融资转包、融资出租、融资入股、融资证券等多种金融转换的途径。其中,抵押融资是农地融资功能最为直接的呈现方式。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并且就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提供参考意见。
- 徐娜崔莹师泽萸
- 农地确权能够在农村信贷市场发挥“德·索托效应”吗?——兼论中国农地抵押之佯谬被引量:1
- 2023年
- 理论分析农地确权发挥德·索托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其服务边界,同时兼论实践中的中国农地抵押之佯谬,以此综合评估确权后中国农地金融改革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市场的融资约束难题,由此也延伸出对创新农村融资模式以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进一步讨论。分析表明,农地确权的德·索托效应在农村信贷市场尚不能完全发挥,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信贷需求端“有效”,而在信贷供给端“有限”,农户融资需求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供给。分析现阶段中国农地抵押的法律困境和委托代理问题发现,中国农地抵押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佯谬,致使农地确权的德·索托效应在信贷供给端受限:一是外部环境尚未建立起服务于农地抵押的配套制度与措施,导致农地经营权无法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二是农商行二元目标不一致及其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农地抵押贷款“失灵”。最后,建议加强农地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深化农地金融改革与缓解融资约束的有效对接;另外,可从抵押替代机制角度,探析缓解农村融资约束困境的创新模式。
- 尹鸿飞
- 关键词:农地确权农地抵押融资约束
- 农地抵押融资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了吗?——兼议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的协同作用被引量:5
- 2023年
-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并有效发挥农业支持政策协同作用的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相对剥夺视角考察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共88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农地抵押融资可得性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群体异质性,揭示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的协同作用。研究证实,获批农地抵押贷款有效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机制研究表明:获批农地抵押贷款可通过促进土地转入和改善家庭消费水平,进而缩小农户收入不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虽均对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产生积极效果,但与农地抵押融资并未产生正向协同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农地抵押贷款的收入不平等缓解效应对劳动力禀赋较薄弱、经营规模较大、职业类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及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庄更为明显。因此,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助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应不断优化农地抵押贷款产品供给、激活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协同作用、增强支农惠农政策包容性。
- 苏岚岚赵雪梅彭艳玲
-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补贴
- “三权分置”下家庭承包农地抵押法律问题研究
-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变迁,其嬗变过程体现了对农地功能需求的转变,“三权分置”的目的就是通过权利的转让实现农地的流转。“三权分置”制度语境下的权利构造为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
- 刘昊
-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问题
- 财富水平、社会资本与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研究
-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作为以市场化引导资本支持“三农”的可行途径,被认为是当前解决农户贷款“三难”问题和盘活农村市场资本的有效方式。 然而,因受限于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发...
- 胡宣
-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地抵押贷款
-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研究
- 2022年
- 文章基于2013—2019年湖南省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显著为正,效果提高约3.84%,以多种稳健性检验,此结论依然成立。这一政策对邻近区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策效果非贫困区县强于贫困区县。此外,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主要通过农业扶持、产业扶持、金融扶持、城市化提升等措施对当地农民收入产生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政策通过相应精准扶持措施促进政策效应,但仍然需要降低融资壁垒,促进农村金融农地抵押融资。研究结果进一步强调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需根据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因时因地因户精准施策的重要性。
- 陈鸣吕利兰
- 关键词:农地抵押增收效应
相关作者
- 于丽红

- 作品数:69被引量:5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抵押贷款 影响因素 需求意愿 农地经营权
- 罗剑朝

- 作品数:362被引量:2,603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村金融 实证分析 农业投资 抵押融资
- 张龙耀

- 作品数:55被引量:1,1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农村金融 信贷 实证分析 家庭创业
- 孔荣

- 作品数:147被引量:1,410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民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农民工
- 惠献波

- 作品数:72被引量:4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抵押贷款 影响因素 农村土地经营权 意愿 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