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22篇“ 内生菌“的相关文章
- 植物内生菌研究方法
- 2024年
- 植物内生菌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植物微生物类群的主要成员是内生菌,它们栖息在植物组织或组织间隙中,并且多数内生菌通过不同的途径协助植物生长。植物中普遍存在种类丰富且结构复杂的内生菌群落,有益内生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产生有利用价值次生代谢物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内生菌资源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回顾,探讨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内生菌多样性、分离和定殖的研究方法,探索内生菌资源对宿主植物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展望新技术在植物内生菌研究方面的趋势,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刘梦洁徐亚军黄雪珍赵龙飞
- 关键词:植物内生菌抗逆性定殖次生代谢物
- 单双子叶植物内生菌分离提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单双子叶植物内生菌分离提纯方法,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提纯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出的内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常规分离方法,并且适用于单双子叶植物内生菌的分离提取,有利于工业应用。
- 陈菲然王震宇王茜王传洗
- 植物内生菌促生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植物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对其生长起促进作用的一种重要微生物资源,在农药、医药、食品、园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植物内生菌,本文从内生菌促生机制、种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在植物内生菌的促生机制方面,内生菌可通过以下4个方面达到促生效果:(1)通过自身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植物激素,使体内的激素大量分泌,本文主要综述了内生菌对于IAA、CTK、GAs共3种植物激素的影响;(2)通过溶磷、解钾、产生铁载体、固氮等方面来达到植物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利用;(3)对于一些如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脯氨酸含量等植物生理活性指标的提高;(4)提高宿主细胞的抗逆性,如吸引有益微生物、调节土壤结构、抑制病原菌、缓解非生物的胁迫等。对于具有促生作用的植物内生菌种类,主要有真菌和细菌两大类,并且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促生能力的内生菌也被人们大量发现。植物内生促生菌将在农业上应用广泛,将其与生物有机肥、化学肥料、微生物农药等其他农业生产材料混合使用,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植物内生菌促生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展望。
- 杨立军李少刚曹倩黄豫皖陈琼汪金萍
- 关键词:植物内生菌抗逆性
- 一种基于植物内生菌的混合菌剂制备方法
-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内生菌的混合菌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粘类芽孢杆菌与坚强芽孢杆菌,于活化培养基中培养,将活化后的两种芽孢杆菌单菌落分别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摇瓶中震荡培养,分别接入两种芽孢...
- 安新民柴英辉秦德彬樊海明苗春峰
- 红树林植物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分离出对动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肠杆菌、粪肠球菌4种常见的致病菌作为指示菌,采用M10和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内生菌,以固体琼脂打孔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并测序,通过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红树林植物组织中共分离857株可培养的内生菌,有145株菌有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6.6%。其中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叶组织分离的菌株32-5对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都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8和42 mm;通过P3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2-4对粪肠球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56 mm;通过M10培养基从红树林植物茎组织分离的菌株13-2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最强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64 mm。有抑菌活性菌株分为10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菌属。[结论]该试验初步揭示红树植物根、茎、叶组织中植物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和多样性,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谢星朋戴悦彭金菊罗帅帅李杨马浩天刘志军张怡马驿
- 关键词:红树林植物内生菌抑菌活性海洋细菌
- 内生菌Epicoccum thailandicum LF-28菌株及其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生菌Epicoccum thailandicum LF‑28菌株及其应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34。该菌株可用于对根腐病尖孢镰刀菌的各类防治场景中,有效保护根腐病尖孢镰刀菌易感植株,并能促...
- 董林林魏富刚尉广飞王艳林杨绍周李相川李娅余育启
- 根瘤内生菌群对南洋楹苗木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根瘤内生菌群对南洋楹苗木的促生效应,并揭示根瘤优势内生菌组成及其与苗木生长的关系,为南洋楹菌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广东广州、惠州和茂名等3个地区的南洋楹根瘤提取液为接种菌液(YZ、YD和YX),开展南洋楹组培苗接种对比试验,并对回接根瘤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接种处理的南洋楹苗木均能成功接根瘤,其苗期生长与结瘤、生物量积累、光合及固氮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其中苗高、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总氮量等表征南洋楹苗木的综合情况的指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3.74%~95.65%、52.91%~98.41%、74.04%~86.18%和7.6~15.9倍。3种接种处理中,接种菌液YZ对苗木促生、结瘤和固氮效应最为显著。回接根瘤内生菌群组成存在一定差异,YZ处理的根瘤内生菌的比例最均衡、细菌物种数(OTU数)最多和α多样性(香农指数)最高。根瘤内生菌中一种反硝化Fe-Ⅱ氧化细菌与南洋楹苗高、回接根瘤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氮量、总氮量和固氮量呈显著正相关;OTU数和香农指数与南洋楹苗高、根瘤数、总氮量和固氮量等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南洋楹根瘤提取液能对南洋楹苗期的生长与结瘤、生物量积累、光合及固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来源的接种菌液对苗木的促生效应及回接根瘤内生菌群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根瘤内生菌种类越丰富、相对丰度越均衡,对南洋楹幼苗促生和固氮作用越显著。
- 林千禧郑会全路国辉黄荣韦如萍王润辉晏姝
- 关键词:根瘤促生效应
- 植物内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植物内生菌作为天然的资源菌,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开发潜力。其可通过抗菌、营养竞争及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等阻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挥生物防治作用,有望制备生防菌剂,以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用于植物保护和农业生产。此外,植物内生菌可吸附重金属,产生各种酶类降解木质素,有望应用于污染治理。通过对近年来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重金属吸附、木质素降解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综述植物内生菌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 韩佳妮朱越周芳美
- 关键词:植物内生菌生物防治重金属吸附木质素降解环境保护
- 一种基于内生菌调控的柠檬砂皮病防控技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生菌调控的柠檬砂皮病防控技术方法,包括:配制柠檬砂皮病防控内生菌复合菌液,复合菌液包括以下组分:萨拉曼卡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elmanticensis)、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
- 张宇肖平安罗学刚田景华张一铎吴强程承马静华
- 内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和耐盐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植物-内生菌共生体在缓解植物的非生物和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内生菌可以通过调控植物光合作用、激素浓度、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强植物抗逆性。近年来,植物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PGPB)接种剂也被广泛研究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共生内生菌和PGPB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对植物基因的调控,为内生菌提高植物耐旱性和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宋雪付楚涵李家红孙雪铜韦银珠肖汇川李韦瑶秦立刚
- 关键词:植物内生菌盐碱胁迫基因调控PGPB
相关作者
- 刘波

- 作品数:1,296被引量:3,625H指数:26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微生物发酵床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 邓毅

- 作品数:91被引量:5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甘草 内生菌 当归 中药 药效学
- 李良波

- 作品数:116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真菌病害 保藏 药用植物 微生物
- 黄荣韶

- 作品数:238被引量:8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真菌病害 保藏 药用植物 鸡骨草
- 易有金

- 作品数:158被引量:8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内生菌 菌株 辣椒 虎杖 植物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