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内吸性杀虫剂“的相关文章
- 番茄潜叶蛾高效内吸性杀虫剂筛选及灌根法用药对其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明确内吸性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为其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评估7种内吸性农药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效果,并利用灌根法测定内吸性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四氯虫酰胺对番茄潜叶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其LC_(50)值分别为0.226、2.01和26.27mga.i./L;番茄苗期,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灌根处理显著影响了番茄潜叶蛾的幼虫发育历期、蛹期和成虫寿命,尤其在2倍LC_(90)浓度处理下,番茄潜叶蛾卵全部死亡,不能正常孵化为幼虫,其发育天数均为0;该3种药剂的灌根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潜叶蛾的卵孵化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在2倍LC_(90)浓度下,可使得番茄潜叶蛾在造成危害前即全部死亡。【结论】3种内吸性杀虫剂(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灌根处理可使番茄苗成为“引诱陷阱”,预防早期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为害,这种降低早期种群数量的措施极大降低了番茄潜叶蛾潜在的暴发风险,为科学治理番茄潜叶蛾提供了新方法。
- 崔洪莹夏小菊魏倩彤闫循静李丽莉宋莹莹郭文秀吕素洪门兴元
- 关键词:内吸性农药灌根法生物学参数
- 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林间防治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探究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以确定适宜的杀虫剂,加强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有效防治。以馒头柳作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内吸性杀虫剂,每种杀虫剂设置3种质量浓度,即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分析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吡虫啉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为37.7%~54.5%,氟虫双酰胺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为41.9%~66.0%,吡虫啉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为59.1%~86.4%。与对照组相比,防治后试验组的树干上新产卵刻痕明显减少,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防治后,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使用吡虫啉防治后,树干新产卵刻痕的株数仅占总株数的1/7。由此得出,3种内吸性杀虫剂均可以起到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效果,其中吡虫啉防治效果最佳,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梁基哲
- 关键词:内吸性杀虫剂光肩星天牛幼虫林间成虫产卵
- 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农药喷雾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喷雾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农药喷雾器,包括物料箱,所述物料箱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物料箱的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杆壁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推杆位于气筒内部的杆壁上设置有...
- 林婷婷
- 文献传递
- 4种内吸性杀虫剂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021年
- 为明确吡蚜酮、吡虫啉、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4种内吸性杀虫剂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响应。以‘粉印三号’为供试植株,测定4种杀虫剂不同浓度处理8片真叶期植株15 d后植株株高、茎粗、主根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叶绿素、3种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游离脯氨酸9项指标。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番茄幼苗在吡蚜酮低剂量处理下SOD活性增加,在浓度为9.38、18.75和150 mg·L^(-1)时POD活性均下降,在浓度为37.5 mg·L^(-1)和75 mg·L^(-1)时POD活性均增高。当处理浓度为37.5 mg·L^(-1)时番茄的株高、茎粗及主根长都达到最大值。吡虫啉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无太大影响,随着浓度增加根系活力增加;番茄幼苗在浓度为35 mg·L^(-1)时,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番茄幼苗在螺虫乙酯浓度为24.9、224 mg·L^(-1)时,SOD活性均增加,其余浓度处理下SOD活性均降低;低浓度时增加POD活性;对CAT活性无影响;浓度为224 mg·L^(-1)时,番茄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和SOD活性最高。溴氰虫酰胺对番茄幼苗的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无影响;浓度为47.5 mg·L^(-1)时,株高和茎粗均达到最大值。综上,37.5 mg·L^(-1)吡蚜酮、35 mg·L^(-1)吡虫啉、224 mg·L^(-1)螺虫乙酯和47.5 mg·L^(-1)溴氰虫酰胺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较大。
- 侯则颖何云川王新谱洪波
- 关键词:内吸性杀虫剂番茄幼苗抗氧化保护酶叶绿素游离脯氨酸
- 一种内吸性杀虫剂沾根处理防治烟田烟蚜的方法
- 一种内吸性杀虫剂沾根处理防治烟田烟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内吸性杀虫剂与水按照1:100‑1:500的比例制成药液备用;将配置好的药液倒入塑料盆中,再将育苗盘放入塑料盆中浸泡20‑60秒,待药液浸入带基质的根系后,将...
- 陈玉国郭梅燕李淑君李成军王雪芬董宁禹白静科李小杰邱睿赵钧王遂法刘东升
- 文献传递
- 内吸性杀虫剂对瓜蚜生物活性及种群实时增长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探索新型精准施药方式,筛选防治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内吸性药剂,采用茎部用药法,测定了9种内吸性杀虫剂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瓜蚜的校正致死率及试验期间的种群实时增长率。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对瓜蚜的内吸活性最高,分别在施用杀虫剂后10、15 d达到100.0%的校正致死率,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校正致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各杀虫剂中,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速效性最差,但持效性最好;其次为70%吡虫啉散粒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最大校正致死率分别出现在施用杀虫剂后10 d,分别为99.3%和95.0%,且施用杀虫剂后20 d均稳定在90%以上;25%噻虫嗪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散粒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所有浓度下的最大致死率均低于90%。中、高浓度处理下,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70%吡虫啉散粒剂在试验中期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抑制作用,10%氟啶虫酰胺散粒剂在后期持续抑制瓜蚜种群增长。这说明啶虫脒、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对黄瓜瓜蚜具有较高的内吸活性。
- 杨帆赵倩倩王攀周利琳司升云
- 关键词:内吸性杀虫剂致死率
- 5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2018年
- 为获得适宜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最佳药剂和浓度,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试验研究了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虫螨腈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5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适合绿豆种子萌发,且浓度分别为120.0、12.0 mg/L时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佳;除10%虫螨腈悬浮剂不适合红小豆种子萌发外,其他4种被测内吸性杀虫剂均适合其种子萌发,尤其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浓度分别为87.5、120.0 mg/L时红小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佳。因此,建议使用10%虫螨腈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处理绿豆种子时浓度分别设定为120.0、12.0 mg/L;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处理红小豆种子时浓度分别设定为87.5、120.0 mg/L。
- 赵甜杨进明单喜杰余培琳张国宁车志平
- 关键词:内吸性杀虫剂绿豆红小豆萌发
- 内吸性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评价内吸性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人工饲料制备、试验对象准备、饲料混合、混药饲料包的制作、饲喂、试验统计等,本发明毒力测定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稳定、一致性好的人工饲料混药...
- 李国平金银利田彩红黄建荣封洪强邱峰陈培育
- 文献传递
- 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被引量:9
- 2017年
-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的树干上,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1/7,产卵刻痕密度为0.57个/株;对照组树干中,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50%~60%,产卵刻痕密度为2.0~2.2个/株。说明这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成虫产卵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驱避作用。因此,这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的有效控制及降低其对林木的危害具有潜在价值。
- 王嘉冰徐智文薛羿刘英胜严善春
-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内吸性杀虫剂产卵行为驱避作用
- 几种内吸性杀虫剂在茶叶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代谢机制研究
- 内吸性杀虫剂通过植物表皮渗入到植物体内,经质外体和共质体两种途径传送到植物体的不同组织部位,可以对植物害虫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内吸性杀虫剂在植物体内会被代谢生成结构和毒性不同的代谢产物,其中部分代谢产物也可以应用于害...
- 焦卫婷
- 关键词:内吸性杀虫剂离体叶片代谢物对映异构体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田彩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7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人工饲料 蠼螋 昆虫 绿盲蝽 扫描电镜
- 孙桂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5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公安局
- 研究主题:痕量 血液 气相色谱法测定 气质联用法 人体血液
- 金银利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绿盲蝽 人工饲料 黄曲条跳甲 盲蝽 葡萄
- 封洪强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9被引量:62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绿盲蝽 人工饲料 中黑盲蝽 昆虫 盲蝽
- 贾海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4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水杨醛 壳聚糖 动力学 分光光度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