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7 篇“ 共混溶液 “的相关文章
一种共 混 溶液 在检测四环素浓度上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荧光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 混 溶液 在检测四环素浓度上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多巴胺和4‑氟间苯二酚的共 混 溶液 可以定量的检测溶液 中的四环素含量,检测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简单;检测过程大约需要3... 郭景巧 莫江洋 阎孟霞 辛建会 王金娥 王渊一种共 混 溶液 在检测四环素浓度上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荧光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 混 溶液 在检测四环素浓度上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多巴胺和4‑氟间苯二酚的共 混 溶液 可以定量的检测溶液 中的四环素含量,检测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简单;检测过程大约需要3... 郭景巧 莫江洋 阎孟霞 辛建会 王金娥 王渊木质素/聚丙烯腈共 混 溶液 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3年 为了探索木质素对丙烯腈聚合原液的性能影响,用两种不同的木质素与聚丙烯腈(PAN)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共 混 实验,并对共 混 后的溶液 进行黏度、稳态流变性能、固含量、分子量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共 混 溶液 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60℃左右时相对稳定;随着两种木质素含量的增加,A木质素/PAN共 混 溶液 黏度显著增加,B木质素添加量超过40%后溶液 黏度降低;木质素添加量为40%时,LA溶液 黏度较纯PAN溶液 黏度增加了192%,LB溶液 黏度大幅提升了133%。这些都与溶液 内分子链形态的变化有关,由于木质素添加后,共 混 溶液 表现出典型切力变稀的性质,共 混 溶液 的温度、木质素添加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溶液 切力变稀的临界剪切速率。实验发现,固含量降低没有影响溶液 黏度,且A木质素/PAN共 混 溶液 分子量大,分散度也较平均。不同木质素在添加少量时对PAN原液的流变性能影响几乎相近,因此共 混 溶液 中加入30%~40%A木质素较适宜。 马昆杰 顾红星 钱鸿川 夏梦菲关键词:木质素 聚丙烯腈 黏度 添加量 花生分离蛋白-聚乳酸共 混 溶液 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为制备基于花生分离蛋白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将花生分离蛋白(PPI)和聚乳酸(PLLA)以质量比1∶1混 合制备共 混 溶液 ,研究共 混 溶液 的质量浓度(0.06~0.14 g/m L)对共 混 溶液 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共 混 溶液 的性质(电导率、表面张力和表观黏度)以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并利用Image Plus Pro 6软件计算纤维直径,来确定最佳的共 混 溶液 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质量浓度的共 混 溶液 ,其表面张力在16.81~18.31 m N/m范围内,随着共 混 溶液 质量浓度增加,其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表观黏度增加(P<0.05),纤维直径也逐渐增大;当共 混 溶液 质量浓度低于0.10 g/m L,将无法完全牵伸纤维,成纤性较差,同时还有串珠形成,在相邻纤维之间出现粘连现象;共 混 溶液 质量浓度大于0.10 g/m L,制备出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则具有较均匀的直径及良好的形貌。实现了花生分离蛋白纳米纤维制造,为其在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姚飞 陈复生关键词:静电纺丝 花生分离蛋白 聚乳酸 纳米纤维 ABC星形三元共 聚物薄膜体系和两嵌段共 聚物/均聚物共 混 溶液 体系自组装行为的模拟研究 嵌段共 聚物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结构。这些自组装结构在许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如可用作纳米刻蚀的模板、超滤膜、药物载体等等,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对两嵌段共 聚物体系,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相行为已经基本清楚。目前的... 刘志瑶关键词:嵌段共聚物 模拟退火 自组装 胶原/甘油与胶原/异丙醇共 混 溶液 的热行为比较(Ⅱ)——多元非线性回归动力学分析 2019年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动力学手段对比研究了胶原/甘油与胶原/异丙醇共 混 溶液 的热行为。分别考察了不同动力学模型:三步反应(Lumry-Eyring)模型、两步连续反应(d∶f)模型以及一步反应(Fn与F1)模型,对样品热分析曲线的拟合效果及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依据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优劣进行排序,胶原/甘油溶液 的拟合模型顺序:Lumry-Eyring模型、d∶f模型、Fn模型和F1模型;胶原/异丙醇溶液 的拟合模型顺序:Lumry-Eyring模型、Fn模型、F1模型和d∶f模型。胶原/甘油溶液 的起始热变性活化能高于胶原/异丙醇溶液 ,但后者的热动力学行为尤其复杂。 刘文涛 王超关键词:胶原 甘油 异丙醇 胶原/甘油与胶原/异丙醇共 混 溶液 的热行为比较(Ⅰ)——基于多重升温速率的“无模式函数法”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比较了胶原/甘油与股原/异丙醇共 混 溶液 的热变性动力学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胶原热变性温度随升温速率的依赖性,用3种基于多重升温速率的“无模式函数法”(Kissinger法、Friedman和0FW等转化率法),对比分析了共 混 胶原溶液 的热变性活化能及其随热反应进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油和异丙醇诱导肢原的热行为发生改变,胶原/甘油与股原/异丙醇共 混 溶液 的热变性过程都是多步复杂反应,前者体现了更好的热稳定性,而后者的热变性动力学行为更加复杂。鉴于等转化率法对于研究复杂动力学过程的局限性,有必要进一步结合采用模式函数拟合法,探究醇类物质对胶原热变性的影响。 刘文涛 王超关键词:胶原 甘油 异丙醇 豌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共 混 溶液 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为制备基于天然聚合物(蛋白质、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本文将豌豆分离蛋白和普鲁兰多糖以质量比1∶1混 合制备共 混 溶液 ,研究共 混 溶液 的浓度(10.0%~25.0%,w/v)对共 混 溶液 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共 混 溶液 的性质(包括pH、表面张力、电导率以及表观粘度)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来确定最佳的共 混 溶液 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共 混 溶液 pH基本维持中性范围内,表面张力在37~47 mN/m范围内波动,随着共 混 溶液 浓度的增加,其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表观粘度显著增加(P<0.05)。与此同时,当共 混 液浓度大于20.0%时,才开始形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其中以22.5%和25.0%的共 混 液制备出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形貌良好和直径均匀的特征。 贾惜文 王浩 康辉 胡诚 张帅 孔保华 刘骞关键词:普鲁兰多糖 一种液氨‑水共 混 溶液 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氨‑水共 混 溶液 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将水加入液氨配成液氨‑水共 混 溶液 ;将染色后的苎麻纱线染色物浸入在液氨‑水共 混 溶液 中,搅拌洗涤洗除浮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洗涤剂,大量地减少水洗工序中的用水量,减... 蔡映杰 粟斯伟 林丽娜 彭雄义 张平文献传递 一种二氧六环/水共 混 溶液 预处理竹粉制备木质纤维素再生膜的方法 一种二氧六环/水共 混 溶液 预处理竹粉制备木质纤维素再生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粉经过二氧六环/水共 混 溶液 预处理,然后将竹粉冷冻干燥,备用;(2)将冷冻干燥的竹粉溶解在离子液体中获得透明溶液 ;(3)将该透明溶液 倒... 周亮 高慧 刘盛全 陈焕影 丁小龙 熊福全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胡杨 作品数:7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止血材料 多酚 止血 阳离子聚合物 共混溶液 徐福建 作品数:242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载体 抗菌 阳离子 止血材料 阳离子聚合物 姚勇波 作品数:132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 研究主题:纤维素 共混纤维 纤维 丝素蛋白 共混溶液 徐卫林 作品数:1,525 被引量:720 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 研究主题:纱线 纤维 纺织加工 成纱 纱线毛羽 彭信文 作品数:61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高介电常数 芳香二胺 热学性能 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