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62篇“ 光催化性能“的相关文章
- 兼具重金属离子吸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HA/g-C<Sub>3</Sub>N<Sub>4</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重金属离子吸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羟基磷灰石改性氮化碳(HA/g‑C<Sub>3</Sub>N<Sub>4</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三聚氰胺和硫脲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H...
- 孙家书李忠义田梦格张弛翟滨
- 稀土元素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2025年
- 为提升纳米二氧化钛(TiO_(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本研究通过稀土元素掺杂改性TiO_(2)粉体,研究不同稀土元素和掺杂浓度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粉体,在不同掺杂条件下对其结构、光学特性、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掺杂可拓宽TiO_(2)的光吸收范围,提高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进而提升光催化降解效率。
- 关正伟周平
- 关键词:稀土元素二氧化钛粉体光催化性能
- BiSbO_(4)/BiOBr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性能
- 2025年
-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BiSbO_(4)/BiOBr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化学组成、光学性能、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由纳米棒组成的BiSbO_(4)成功负载到片状BiOBr表面,二者产生的异质结结构不仅拓宽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还提升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其在模拟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都优于单一的BiSbO_(4)和BiOBr,当BiSbO_(4)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6%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亚甲蓝(MB)性能最佳,其在模拟可见光下照射120min后对MB的降解率达91.3%,经过4次循环后降解率仍有77.4%。
- 黄信哲徐丽慧杨悦王黎明王黎明王忠坚
-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
- 磷酸银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 2025年
- 磷酸银作为理想的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水中氨氮的过程中,有极高的光催化活性。采用蛋膜法、直接沉淀法和水热合成这3种方法制备了Ag_(3)PO_(4)半导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析Ag_(3)PO_(4)晶体结构和性能,并对氨氮溶液和罗丹明B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以直接沉淀法制备的Ag_(3)PO_(4)晶体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其磷酸银(110)晶面的暴露程度较高,所产生的光生电子氧化能力更强,同时,纳米粒径较小,比表面积更大,能够吸附更多污染物,更利于光催化过程的进行。因此,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可以调控Ag_(3)PO_(4)光催化剂的形貌与晶面结构,对促进其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 石瑛孙慧萍王元元刘金库
- 关键词:合成制备催化剂光催化性能
- 一步溶剂热法制备BiOCl/BiOBr异质结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2025年
- 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太阳能降解有机污染物,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开发优良的光催化剂对于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以五水合硝酸铋、溴化钾、氯化钠为主要反应物,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BiOCl/BiOBr异质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术、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组成、表面化学态、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iOCl和BiOBr物质的量比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OCl和BiOBr的物质的量比为2∶8时,BiOCl/BiOBr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效果最佳,光照35 min后降解率为96.3%。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O_(2)^(-)和h^(+)在降解RhB中占主导地位,提出了S型光催化机理。
- 李红金传玉张大凤
- 关键词:溶剂热法异质结光催化性能罗丹明B
- 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提升研究
- 2025年
-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工业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二氧化碳(CO_(2))作为工业排放的主要污染气体之一,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温室效应、海水酸化等。水体中大量的污染物和有毒化学物质也使极度紧缺的淡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绿色能源。光催化凭借着其成本低、效率高、能耗少的优势成为最有前景的战略之一,光催化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列举了几种解决方案,为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发展的未来提供可行方案。
- 杨天舒朱璠徐紫薇张春
- 关键词:纳米材料光催化污染
- 响应曲面法优化Fe-BiOBr光催化性能
- 2025年
-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OBr(BOB)和Fe-BiOBr(Fe-BOB)光催化材料,运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BOB和Fe-BOB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分析其降解机制,同时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可见光下Fe-BOB降解MB的条件参数。结果表明:在BOB中成功掺杂了Fe,在Fe-BOB降解MB光催化反应体系中,活性物质·O_(2)^(-)和h^(+)在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降解的最优条件为M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5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225 mg、pH为2.5,经验证,MB降解率的预测值(98.7%)与实验值(98.2%)接近,响应曲面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靠性。
- 李稳李稳徐炎华
-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机制
- 氯硫共掺杂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2025年
- 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铵为Cl源,硫脲为S源,采用直接热聚合法制备了Cl、S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考察了氯硫掺杂对g-C_(3)N_(4)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紫外-可见光(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PH以及底物浓度对光催化降解碱性红18(BR18)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化铵掺入量为0.4 g,硫脲掺入量为1 g时,ClSCN2的光催化性能最优。催化剂投加量为40 mg,pH=10,底物浓度为5 mg/L时,在120 min内对BR 18的降解率达到92.6%。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光降解过程中主要的活性物质是·O^(-)_(2)和·OH。Cl和S两种杂原子的掺杂扩大了g-C_(3)N_(4)的比表面积,为光催化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Cl和S的掺杂代替了g-C_(3)N_(4)中的N,使之产生N缺陷,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
- 景张欣宗刚高存任敬谢涛
- 关键词:光催化
- Sn基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 2025年
- 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二甲基咪唑(2-MI)为竞争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新型Sn基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剂(Sn-PTA-MI)。利用XRD、SEM、FT-IR、DRS和电化学测试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形貌、结构表征以及能带分析。以阳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Rh 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TA和2-MI的投加摩尔比为2∶3、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g/L时,光催化40 min后Rh B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并且反应受pH影响较小。参与催化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组分为·O_(2)^(-),其次是h^(+)。
- 杨智程岳琳王梦菲廉静罗晓刘艳芳
- 关键词:光催化染料废水罗丹明B
- PDA@TiO_(2)@碳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2025年
- 为提高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并解决其在使用中难以回收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及原位聚合处理在碳纤维布上分别依次包覆针状TiO_(2)及聚多巴胺(PDA),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通过控制钛源量、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调控,得到形貌独特且规则的针状TiO_(2)涂层,经氧化自聚形成PDA表面涂层,以加速载流子分离,提高光降解率。进而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电子能谱等对其进行结构及组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物对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可见光激发下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12%,是TiO_(2)涂层碳布降解率的2.5倍。并且通过水洗和耐磨实验后涂层保存状态较好,证明了其较强的附着力,成功解决了难以回收、循环使用的问题,展现了织物与自清洁材料复合的可能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 费一帆张绮月陈昊良焦文玲
- 关键词:光催化自清洁水热法
相关作者
- 李和兴

- 作品数:715被引量:7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SUB 光催化剂 光催化 催化剂 有序介孔
- 付贤智

- 作品数:473被引量:1,990H指数:24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光催化 光催化剂 催化剂 二氧化钛 TIO2
- 余长林

- 作品数:191被引量:7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 光催化剂 催化剂 SUB
- 丁士文

- 作品数:196被引量:9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光催化性能 介电性能 化学掺杂 光催化 纳米
- 苏碧桃

- 作品数:142被引量:518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光催化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TIO TIO2 光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