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篇“ 儒墨“的相关文章
- 论先秦儒墨的葬祭观——兼论葬祭厚薄与至诚之关系
- 2024年
- 先秦儒家缘人情之葬祭礼文、墨家利死生之葬祭目的,均可归宿于至诚,即通过委弃、亏损自我以奉养鬼神,委弃自我的程度则代表了奉神的虔诚度。两家的葬祭观在理论导向上均有其合理性,但在礼崩乐坏的特殊时期,其理论在实践上往往有失偏颇。且在战国学派互攻的历史语境下,诸子未能始终紧扣至诚之思理,进一步遮蔽了儒墨葬祭观的合理性。
- 饶晓玉
- 关键词:儒家墨家至诚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关于毛泽东儒墨观的探赜
- 2024年
- 毛泽东儒墨观指的是毛泽东对于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的认识以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在研究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时并非单纯肯定或批判某种思想,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毛泽东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中正确的部分进行消化吸收,对于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了批判剥离。然后他结合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墨文化。通过研究毛泽东儒墨观,可以学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并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指引。
- 张昊雷徐婧圆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毛泽东思想儒家文化
- 论王桐龄儒墨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 2024年
- 王桐龄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通史、民族史、墨学史等。他在明清重视理气心性与经史考证之学逐渐转向民国偏重经世致用学风影响之下,对儒墨义理进行性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其研究主要从儒墨政治人物比较、儒墨思想观念比较及儒墨“圣经贤传”比较等方面进行。作为一位著名史家,王桐龄儒墨比较研究对深入理解与认知儒墨文化及其经世致用功能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墨学研究史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 李春保
- 关键词:墨学政治人物政治思想
- 儒墨之間 子路之學索隱
- 2023年
- 儒墨兩家的學術淵源,一向在學術史上聚訟紛紜。本文從思維方式入手,在重新判釋墨學大義的基礎上,不僅剖析了墨學與子路一系儒學的精神聯繫,也對《論語·子路篇》的大旨作了蠡測。一般來説,子路的政事之學可以代表“舊法世傳之史”在春秋晚期的現實形態。對子路之儒這一學術史上早已失踪的學派重新勾稽索隱,無疑是超越漢宋儒學基本視野,以還原孔門經學知識體系與精神結構的必要前提。
- 鄧秉元
- 关键词:儒墨子路
- 基于先秦儒墨人性论的图书馆哲学形态建构
- 2023年
- 从以人为中心的法则建构、以“仁”“义”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经验重于天性的原则建构三个维度,探寻图书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理论支撑和方法遵循,旨在丰富图书馆哲学理论,为世界图书馆学术发展和精神文明演进贡献中国智慧。
- 郭瑛
- 关键词:儒家墨家人性论图书馆哲学
- 也谈儒墨的殊途与同归——兼与杨武金教授商榷
- 2023年
- 杨武金教授在《儒与墨的殊途与同归》一文中把儒墨之争判定为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路径,基于此认为二者是殊途同归。但从文化审美心理层面进一步探讨二者“为何殊途,可否同归”也尤为重要。从互构语言文化学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儒墨之间“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差别。由于地理环境与语言文字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趋于伦理型而非逻辑型,如此殊途使墨家的没落有其必然性。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这一时代背景下,儒墨的同归则又意味着墨学的复兴。
- 王颖
- 关键词:天人相分天人合一
- 20世纪初期儒墨比较思想研究
- 本书在梳理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墨学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对儒墨关系的态度,并结合时代环境的特殊性和各自学术立场的不同探讨其儒墨比较思想的异同,最后由儒墨的比较扩展到中西文化的比较。梁启超的墨学研究前后跨越近二十年,...
- 吴晓欣
- 由出土文献看儒墨战国时期的交融
- 2023年
- 儒墨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墨子曾受业于儒术,墨家源于儒家。墨家所反对的,并不是儒家的全部,只是儒家繁缛的礼节、厚葬的奢华、沉湎的音乐、保守的宿命。儒墨在区别的同时,也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儒墨之所以能够交融,在于思想层面、社会层面、时代层面的共通之处。儒墨具有共同的道德追求、政治诉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内在逻辑上有一些共通之处。墨家的“尚贤”“尚同”“兼爱”“节用”“天志”“明鬼”等思想往往可以在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出土文献和儒家传世文献中得到印证,至于儒家辟墨、墨家非儒,恰恰能够说明战国时期儒墨思想在交锋中交融,在批判中互相吸收。儒墨合流后,墨家道德哲学则融入儒家,墨家的数理逻辑和科学精神保留在工匠技术层面。
- 史大丰
- 关键词:墨家战国交融
- 在儒墨的比较中看禅让制的思想内涵与价值
- 2023年
- 整合传世文献与新近出土文献资料,依据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发展趋势可以推知,禅让制的思想应该萌生于孔子,形成于七十子,衰落于战国中后期强势“礼”学崛起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反映了先秦儒家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艰苦探索。禅让制既是对中国上古历史史影的捕捉与发挥,也是直接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所开出的救世良方。通过对楚简文献《唐虞之道》《容成氏》与原始儒学的关系挖掘发现,先秦儒家禅让制的思想遭到了诸侯各国既得利益者以及传统“礼”制两方面的强烈挤压,这是《唐虞之道》和《容成氏》等相关文献湮没无闻成为佚籍的真正原因。但是,禅让制思想的骨子里有一种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具有深刻的同情。
- 欧阳祯人
- 关键词:孔子禅让制出土文献
- “兼儒墨,合名法”的类书之祖 《吕氏春秋》:为秦王朝编纂“资政宝典”
- 2023年
-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疆,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苟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周渝
- 关键词:《吕氏春秋》秦王朝春申君孟尝君
相关作者
- 孔德立

- 作品数:44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孔子 子思 墨子 儒家 神道设教
- 刘金文

-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墨家 儒墨 春秋笔法 教育思想 儒家
- 张希宇

-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新文化建设 儒墨 中国工会 职工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杨玉昌

- 作品数:47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叔本华 意志 克尔凯郭尔 哲学咨询 维特根斯坦
- 蒋开天

-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墨家 非命 历史考察 动态性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