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8篇“ 储层流体“的相关文章
- STM地区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贾玲龙
-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储层流体识别
- 2024年
- 流体识别对于储层的预测至关重要。在各向同性介质中,Russell流体因子的获取主要基于Zoeppritz方程近似公式的反演或者弹性参数间接计算,然而,基于近似公式的反演容易受到小入射角和低对比度等假设的干扰,影响反演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首先,将精确Zoeppritz方程重新改写为包含Russell流体因子、泊松比和密度的形式;其次,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构建了流体因子、泊松比和密度同时反演的目标函数;最后,通过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IRLS)对反演目标函数进行非线性求解。合成数据和实际工区数据测试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流体。该方法可为储层流体预测、储层流体标定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丁富峰吴少波姚志纯马玉龙林鹏汪泳吉
- 关键词:ZOEPPRITZ方程流体因子贝叶斯叠前反演
-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及系统。该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包括:获得当前测井参数;根据当前测井参数中的当前中子数据和当前密度数据确定当前重构识别数据;根据当前中子数据确定当前中子孔隙度,根据当前密度数据确定当前密度...
- 马成龙王宇谷团崔洁范忠意王天元王宣元李渔刚李之旭蓝阔胥玉静韩竹李龙赖鹏荆涛范锋曹雨晨张斌董文波蒋学峰
- 绥靖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 2024年
- 绥靖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复杂致密砂岩储层,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常常会出现低阻油层,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随着非常规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而备受关注,本论文针对研究区长2段电阻率明显偏低的现象,从孔隙结构、构造圈闭幅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对目标地层低阻油层成因进行探讨。本轮研究在深入分析长2段低阻油层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绥靖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的物性特征,将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拟合曲线,得出了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公式,采用束缚水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重叠法,对研究区长2段储层进行流体性质识别。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双孔隙度重叠法,可以有效、快速对延长组长2段储层进行流体性质识别。
- 杨立国姬瑞兰彭俊杰张洪洁
- 关键词:绥靖油田低阻油层流体性质识别
- 一种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其电子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其电子设备,属于测井方法技术领域。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在投影的基础上,即通过寻找一个投影矩阵,将高维数据点映射(变换)到低维空间上,这样数据点就变得比较密集,从而可以克服...
- 李震章海宁李宁郑小敏张金海许阳郝睿冀本豪
- 一种基于KNN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NN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步骤包括:S1、获取与未知储层位于同一区块范围内的全部已试油井的测井数据,作为解释属性;S2、解释属性标准化,以生成多维正方体属性空间;S3、定义用于表征储层流体性质的多...
- 刘俊东陈长伟宋舜尧常静春徐明李海燕郝丽萍张小会姬战怀许伟胡洪
- 一种致密气藏储层流体判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致密气藏储层流体判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油气矿藏样本,测量并记录流体在多种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密度、粘度和电导率,分析多种流体特性和压力温度的关系,生成流体特性采集数据。本发...
- 袁佳林 罗超 郑子豪 尹欣 尹楠鑫 林魂 李松泽
- 基于测录井融合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涉及基于测录井融合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与装置,属于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层段的气测全烃曲线,获取目标层段的自然电位曲线和基线;根据目标层段的自然电位曲线和基线之差,计算得到自然电位的负异常幅度曲...
- 冉利民赵永刚李健伟李功强白彬艳王磊齐真真吴早平杜娟田飞赵景陈婵娟李欣
- 一种砂岩储层流体解释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发明涉及油气田识别储层评价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种砂岩储层流体解释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测井曲线中的自然伽马和深侧向电阻率以及录井曲线中的气测全烃、气测甲烷和钻时;计算岩电增大系数I<Sub>R<...
- 施晓康马文杰王天娇张新新丁宇代双杰卢滨朱连丰沈健
- 储层流体可动性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 2024年
- 储层微观孔喉内流体可动性研究对于储层的精确评价和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条件。依据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将孔喉流体可动性的研究方法分为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及流体动用3个维度。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可动流体饱和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常用的可动流体参数,进而有效地对各类油气储层进行流体评价和产能预测。目前,国内外各大油田均采用核磁共振与其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储层内流体的动用规律,并在致密砂砾岩、碳酸盐岩、煤层和油页岩等不同类型储层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另外,为了达到对不同类型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高效开发,必须明确储层内流体可动性的控制因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流体可动性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其中,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岩相类型;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孔喉结构、储层物性、矿物成分及水膜厚度等。目前,虽然流体可动性研究方法的种类已较为丰富,并且在不同类型油气资源的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其应用的广度和精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在后续的发展中可综合应用孔隙网络模型、油藏数值模拟、多参数评价指标以及联立地球化学参数等新思路和新方法,深入揭示微观孔喉流体可动性的渗流机理,不断提高可动流体综合评价的精度,为油藏开发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地质依据,推动石油行业的高效发展。
- 谭锋奇谭锋奇黎宪坤静禹钱
- 关键词:研究方法致密储层核磁共振技术
相关作者
- 李贤庆

- 作品数:246被引量:1,948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烃源岩 页岩气 下古生界 地球化学特征 孔隙结构
- 赵军

- 作品数:253被引量:95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测井 碳酸盐岩 流体识别 页岩 地层
- 谢然红

- 作品数:181被引量:75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核磁共振 回波数据 核磁共振测井 饱和度 孔隙度
- 肖立志

- 作品数:461被引量:1,43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仪 脉冲序列 探头
- 宗兆云

- 作品数:249被引量:79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叠前地震 岩石物理 弹性阻抗 岩石物理模型 流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