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篇“ 保留后瓣“的相关文章
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二尖狭窄(RMS)患者心肌应变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2年5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MS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下结构,分为保留组(56例)和未保留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参数、心肌应变力以及术并发症。结果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1)。术1个月,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更低(均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P<0.05)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1)均更高。与未保留组相比,术3个月保留组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基底段P<0.05,中间段P<0.01)以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基底段P<0.01,中间段P<0.05)均更高。与术前相比,未保留组患者术1个月左心室心肌Ss均更低(均P<0.01),保留组患者术1个月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s及SRs均更低(均P<0.01),术3个月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s(均P<0.05)以及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Rs(均P<0.01)均更高。与术1个月相比,未保留组患者术3个月左心室心肌Ss以及左心室心肌SRs均更高(均P<0.05),保留组患者术3个月左心室心肌Ss以及左心室心肌SRs均更高(均P<0.01)。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术1个月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保留下结构的RMS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有助于术恢复心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李绪东夏旭刘秋华
关键词:保留后瓣瓣下结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肌应变
术中保留下结构二尖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中保留下结构二尖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7例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二尖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未保留下结构,观察组保留下结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和术前、术1个月二尖口血流动力学[峰值流速(V max)、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结果观察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1个月,两组V max、VT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6%(1/51)]与对照组[6.52%(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留下结构二尖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狭窄对二尖口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且术康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田振宇李聪李豪威
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置换术瓣下结构峰值流速
保留及其下结构二尖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保留及其下结构二尖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115例临床资料,依据随机纸片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术中未保留下结构)45例和观察组(术中保留下结构)70例,观察两组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1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观察组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手术前LVEDD、LVFS及LVEF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1个月和同组手术前的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1个月LVEF高于同组手术前。手术1个月两组患者LVEDD、LVFS均高于同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手术1个月LVEDD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及其下结构二尖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狭窄,可以明显缩短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一鸣
关键词: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MVR术中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NT-proBN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二尖置换(MVR)术中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VR术中是否保留下结构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中保留下结构,对照组术中不保留下结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合并手术类型、术住院时间)、手术前左心室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T-proBN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观察组LEDV、LESV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1 d、5 d、7 d,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R术中保留下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庄严
关键词:左室功能NT-PROBNP
保留及其下结构二尖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心功能及预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在二尖置换术中保留及其下结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二尖置换术,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及其下结构,观察组术中保留下结构,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各项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观察组LVEF、LVFS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置换术术中保留下结构治疗风湿性二尖狭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赵博梁飞王燕崔挪
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
保留并行前腱索重建的二尖置换术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保留并行前腱索重建的二尖置换对患者术心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及预。方法:选取35例采用保留并行前腱索重建的二尖置换术患者(其中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展10例,另外25例,为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开展),通过术LVEF、LVEDD等功能指标与术前对比进行分析,评价该术式对患者术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及预。结果:3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未出现左心室破裂及左心室壁血肿。术7d复查LVEF、LVEDD与术前指标对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并行前腱索重建的二尖置换手术是一种安全的、可行的、有效的手术方式,在解决二尖狭窄的情况下能较好的维护左心室功能。
彭俊佳王吉祥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左心室功能
二尖置换术中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二尖置换术中保留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N末端脑尿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二尖置换术保留下结构的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级,手术前、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观察手术前不同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得出,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比(r=0.876,P<0.05),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术第1天达到峰值,术第3天、第5天、第7天逐步降低;术第3天、第5天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发生并发症及死亡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及术血浆NT-proBNP水平峰值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膜病二尖狭窄患者进行二尖置换术中保留下结构,血浆NT-proBNP水平前期升高,然逐渐降低,动态监测该种手术患者NT-proBNP水平对评估患者心功能和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马星星张义和刘虎任建立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老年患者保留下结构的二尖置换术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二尖置换术保留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行二尖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5例,其中不保留下结构患者60例(对照组),保留下结构患者7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χ^2=3.846,P〈0.05)。观察组出现二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脑卒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χ^2=4.606,P〈0.05)。对照组左心室破裂及低心排血量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χ^2=3.836、3.836,均P〈0.05)。术3个月两组LVEDD、LVESD、LVEF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术3个月LVEDD、LVESD、LVEF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36、1.83、2.98,均P〈0.05)。结论保留下结构二尖置换术方便、快捷,疗效确切,促进患者术病情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术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蒙俊何建超陶杰李家宇杨堃
关键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
72例老年患者保留下结构的二尖置换术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二尖置换术时保留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的老年患者二尖置换术210例,其中有72例(33%)在手术中保留下组织,其中保留二尖全部下结构有28例,保留部分二尖下结构44例。结果本组研究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4.22%(3/72)。手术共有2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55%(22/72),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3±2.8)个月。有6位患者失去联系,随访率为91.67%。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保留下结构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上规范推广。
徐成阳冯德广王佳祥程兆云王锋葛振伟杨志远林彬赵辉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
310例保留的二尖人工置换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总结保留二尖下结构的二尖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完成保留二尖下结构的二尖置换术310例,男112例,女188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I级33例,II级119例,III级126例,IV级32例.结果 术死亡2例,随访6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心功能I-Ⅱ级.结论保留二尖下结构二尖置换术可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危险,改善术心功能.
孙炜琪刘锦屏秦良光张怀军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二尖瓣狭窄

相关作者

陈旭
作品数:94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炎患儿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急性病毒性 TEI
田振宇
作品数:22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心脏瓣膜病 脑保护作用 脑保护
胡荣波
作品数:18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刘军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保留后瓣 瓣下结构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替换术
冯爱强
作品数:58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食管肿瘤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