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83篇“ 供血“的相关文章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头晕中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72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他们被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平衡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有益的。
- 谌昱锦
- 关键词:综合护理心理状态
- 尼莫地平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目的:探究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用药方案的对照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选取数量72例,然后以盲选法分为对照小组两个,分别命名参照组和试验组,36例/组。用药...
- 邓振全
- 关键词:尼莫地平慢性脑供血不足
- 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间的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中医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眩晕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参考组,且各种典型症状的改善时间更短;同时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更低,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均显著大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提供中医护理,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在整体调理方面的功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身心各方面对患者都有积极的帮助,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王英
- 关键词:中医护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患者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组合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进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B量表评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更好地恢复面神经功能,二者具有相关性。
- 张敏郭锰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顽固性面瘫推拿针刺
- 泽泻汤治疗老年人脑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分析泽泻汤治疗老年人CI眩晕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社区医院78例老年人CI眩晕者开展研究,分为对照组39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泽泻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血脂和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老年人CI眩晕患者泽泻汤治疗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与脑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加强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杨雅敬
- 关键词:泽泻汤老年人脑供血不足眩晕
-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具有养血、补肾、活血通络、平肝定眩、滋阴潜阳等功效。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指标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缺乏远期随访,亦存在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统一规范疗效判定标准,加大定量研究,延长随访时间,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 丁狼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评估探察分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入院开展病情询问与相关检查、针对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象92位进行探究与分析观察,选取日期中以22年的2月11日为首日,以2024年的2月12日为终止日。对上述人员依据治疗施用时间进行号码(01-92)分配,参照单数双数原则予以组别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区别护理。号码如01、03等单数者的小组为对照(n值为46),于其护理中采用基础干预,其余人员小组为观察,于护理中施行心理干预。分析对比诸上人员护理效果,评估两组对象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并开展比较。结果 在不同类别服务指导安排下,对照组护理效果要差于观察组,效果显著率与效果存在率之和80.43%明显相对95.65%较低,差异显著(P<0.05)。在干预前对全部病人情绪、生存及睡眠情况开展比较无意义存在(P>0.05),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估总分(89.97±3.72)分、生存质量评估总分(88.94±4.02)分与睡眠质量评估(8.02±1.05)分均优于对照组相应分值(101.43±8.13)、(82.88±5.82)、(11.38±3.03)情况,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中具有确切效果,对其心理、生存状态与睡眠情况改善存在积极影响,意义显著。
- 吴丹丹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
-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脑舒通胶囊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比常规降压对症处理和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的两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使用心脑舒通胶囊的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同时脑血流速度加快,平均流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被视为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它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神经功能,显著减轻老年患者疾病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一发现为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 倪国芳
- 关键词:心脑舒通胶囊老年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
- 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0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头晕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头晕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头晕发生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头晕次数,缩短头晕持续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冯月
- 关键词:头晕优质护理
- 口服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用药规律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提取有效信息,统计中成药剂型、使用频率、证型、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及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利用SPSS Modeler软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481篇文献,涉及86种中成药,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为主,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使用频次最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使用频次较高的单味中药有川芎、丹参、当归、黄芪、牛膝、甘草、天麻等,药物性味以温药、苦味为主,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功效以活血祛瘀、补血为主;高频药对为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黄芪,功效以补血活血、活血祛瘀、活血通经、益气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结论 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川芎是其核心用药,益气活血通络为其基本组方思路,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为其核心处方。
- 秦璎琳金香兰
- 关键词:中成药慢性脑供血不足用药规律
相关作者
- 刘滢

- 作品数:75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供血 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供电 电活性聚合物 养老设施
- 张剑韬

- 作品数:103被引量:1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充电 供血 无线 无线供电
- 崔淑梅

- 作品数:340被引量:1,07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电动汽车 无线供电 脉冲发电机 无线 转子
- 朱春波

- 作品数:538被引量:9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 无线供电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 缪中荣

- 作品数:369被引量:3,339H指数:2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