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产权认知“的相关文章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产权认知的代际差异
2024年
本文探讨了“三权分置”实施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产权认知的代际差异,从代际差异角度剖析两代农民对宅基地带来的公共利益与宅基地衍生的私人收益的界定。分析了两代农民对“三权分置”的态度、认知、及对宅基地是否私有所存在的一些担忧,并厘清两代农民对宅基地今后的产权认知差异。通过对崇信县木林乡9个行政村随机发放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1)农民对宅基地产权的代际差异明显;(2)宅基地产权认知的代际差异受到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影响;(3)只有现代农民随着个人特征的变化对宅基地产权和处置权的认知与现行法律规定保持一致性外,传统农民和现代农民对宅基地抵押权和继承权方面的认知均有较大差异。最后,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宅基地产权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宅基地产权认知能力。
赵婕宇
关键词: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代际差异
农地产权认知、资本禀赋与农户化肥施用行为 ——基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县可欣
城市交通治理产权认知的社会学分析——以电动自行车治理为透视场景
2023年
基于巴泽尔对产权概念的扩展理解,交通治理可以视为形成有关交通资源的占有与使用规则的过程,即交通相关资源的产权确立过程。产权之确立不仅是法律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过程,而社会认知作为对产权进行社会界定的重要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交通治理的方式与成本。结合对电动自行车治理活动的考察与对“聚点”理论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产权社会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即跨群体的稳定性与跨时间的延续性,据此讨论产权共识的形成。产权社会认知的稳定性需要事物特征具有较高的边界清晰程度和个人封闭程度,电动自行车因其品类繁多、易于改装的特点而具有较低的认知稳定性。产权社会认知的延续性包括社会延续和个人延续两个方面,对比汽车所表现出的社会延续性,电动自行车的社会认知表现出了较高的个人延续性。
户雅琦张樹沁
关键词:交通治理产权理论社会认知电动自行车
禀赋效应视角下农户产权认知对宅基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523份调查问卷
2023年
基于永丰县和大余县的实地调查,在获得农户产权认知、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农户产权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首先,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不高,农户在宅基地的所有权、继承权、抵押权和流转权等各方面均存在认知偏差;其次,农户宅基地产权认知的四个方面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1%的显著性的负向作用。此外,年龄、就业情况、子女是否上大学或在城镇工作、城镇购房情况和宅基地面积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
阙海彬张晓平
关键词:产权认知禀赋效应LOGISTIC回归分析
产权认知、禀赋效应与契约选择——基于农地流转契约治理的分析
2023年
农地流转中,契约的非正式化、短期化以及流转对象差序化与政府政策倡导的契约正式化、长期化和农地规模经营存在一定程度背离。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中农户的契约选择与农户对农地的控制意愿强弱密切相关,农地控制意愿的强弱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户的禀赋效应强弱决定的,而农地产权认知是农户禀赋效应的重要决定因素。文章从农地转出户与转入户的关联性入手,构建了一个“产权认知——禀赋效应——控制权强弱——契约选择”的分析框架,提出波纹环形圈的决策理论,并以减弱农户对农地的控制意愿为桥梁,从调整农户不正确的认知、加快标准化合同拟定、积极发挥村干部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利益权衡的调节作用、加快培育村民主动投入到村级事务及村级产业发展的事业中来的组织性和自治性等4个方面提出治理的思路。
李会成
关键词:农地流转禀赋效应契约选择参与式治理
农户农地产权认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2022年
农户作为农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参与人,自身对农地产权认知直接影响到是否做出农地流转的决策。本文基于六盘山甘肃片区8个县464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地产权认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程度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测度农户农地产权认知的5个维度即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认知均正向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影响程度分别为19.7%、17.6%、22.2%、23.3%、20.4%。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认知对农地转出行为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农地产权认知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行为越积极;农地产权认知各项指标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程度和形成机理各不相同,农户对农地收益权的认知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李文勇谢保鹏
关键词:农地流转结构方程模型
土地流转何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基于产权认知的视角被引量:6
2022年
农民对土地产权认知深刻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价值评判和市场体验,是影响土地流转中农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锐化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获得感,改善了农民的市场体验,从而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能够产生被尊重感、公共事务参与感和“成人之美”的道德感,进而产生自我价值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道德获得感。土地流转中农民获得感的生成过程表明,要锐化与提升农民获得感应注重农民在经济社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与体验,让惠农举措与农民的思想意识及认知水平相协调。同时,要提升农民获得感不仅要定向、定点地给农民带来实惠,而且要在市场经济中丰富农民的经济机会和集体决策的内容,让农民在亲身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提升政治获得感。
刘远风
关键词:土地流转产权认知
产权安全性、产权认知与土地流转高意愿低行为被引量:22
2021年
基于全国25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产权安全性、产权认知对农户土地流转高意愿低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流转意愿向行为转化需要一系列条件来支撑。当地权稳定性较高时,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可以顺利转化成行为,反之则不能;确权使得农户的土地产权更加明晰,进而可以促进转入户土地流转意愿转化为行为,阻碍转出户土地流转意愿转化为行为;与此同时,农户自评的村级流转管制也产生与确权相同的效果。据此,提出应当在维护地权稳定性的基础上,规范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发挥村集体优势,为农户进一步参与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段静琪郭焱朱俊峰
关键词:产权认知土地流转意愿
农民产权认知冲突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下,农民对宅基地产权的错误认知引发了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最终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在理论剖析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形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差异,实证分析非试点区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试点区和非试点区农民对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存在产权认知冲突;试点区农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高于非试点区农民;宅基地所有权、抵押权能和继承权能的认知冲突都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宅基地流转权能认知冲突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防范和化解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有利于正确引导广大农村居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邹秀清邹秀清谢美辉
关键词: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LOGISTIC回归模型
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冲突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研究
目前我国正维持着较快增长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农村人口家庭化转移、农民兼业化、宅基地闲置等问题逐渐凸显。农村宅基地退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政策措施,也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选择。2017年起,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李致远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

相关作者

肖屹
作品数:26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研究主题:产权认知 征地制度 土地征用 农民土地 征地制度改革
曲福田
作品数:457被引量:8,743H指数:5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农地非农化 耕地保护 土地管理
钱忠好
作品数:119被引量:4,214H指数:3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 农地流转 调查数据 征地制度 产权
刘海健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权认知 农民 环境社会学 地方性知识 家庭背景
王毅杰
作品数:148被引量:1,490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农民工 流动农民 流动人口 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