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相关文章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 1998年
- 束晓梅谈漪杨玉华刘温泉
- 关键词:脑脊髓病坏死性亚急性儿童病例报告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 1992年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婴幼儿。因有复杂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又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所以临床诊断还十分困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其病理变化多见于脑干、脊髓及基底节。生前可发现某些生化异常,其中以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最为常见。CT及MRI常显示出特征性双侧对称的基底节区病变,如能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王国瑾胡振序
- 关键词:脑脊髓病线粒体脑肌病
- 成年起病的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一例
- 2014年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又称为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LS),临床表现多样,患儿多于2岁前死亡,成人起病罕见,容易造成误诊[1-3].我们报道1例成年起病的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视物成双、行走不稳4个月”于2012年11月入院.患者于2012年7月底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4℃,5d后出现行走不稳,视力下降,双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应用溴吡斯的明治疗无效.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小便困难.
- 魏妍平王琳柳清刘智崔丽英彭斌朱以诚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成年LEIGH综合征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磁共振成像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双侧豆状核对称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混杂信号,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最常累及双侧豆状核,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诊断。
- 黄育鑫黄瑞雪彭晓容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线粒体脑肌病磁共振成像
- 脑型维生素B_1缺乏症与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关系的探讨
- 2002年
- 任继勇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1例临床及病理报告被引量:2
- 1996年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1例临床及病理报告吴丽娟,李越星,陈清棠,彭燕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SubaCUteNeCIOtEnCeph加otpathySNE),又称b咖综合征,我室于1988年报道了一家3例同胞先后死于此病I’l,之后又有关于本病的个案报道...
- 吴丽娟李越星陈清棠彭燕
- 关键词:坏死性脑脊髓病病理学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一例报告
- 1994年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一例报告王慕一,陈谅,高旭光,任艳患者女性,8岁。为第一胎,足月顺产。1岁半会走、会说话,言语正常。走路一直不好,易摔跤。7岁上学,成绩差。平时反应慢,喜和4、5岁小孩玩。常大喘气。1989年1月起头晕,此时家人发现斜视来诊。查体...
- 王慕一陈谅高旭光任艳
- 关键词:坏死性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病学脑干功能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1例报告
- 1993年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多以小儿患病、预后极差的一种少见的家族性变性疾病。自1951年Leigh首先报道以来,国外已有百余例报道。笔者于1989年曾诊治1例,为引起同道注意,报道如下。
- 王慕一陈谅高旭光任艳
- 关键词:脑脊髓病坏死性儿童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CT及MR诊断(附二例报告)被引量:5
- 1993年
- 王国瑾
- 关键词:脑脊髓病坏死性CTNMR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磁共振表现
- 陶晓娟彭芸
相关作者
- 戚豫

- 作品数:194被引量:83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突变 线粒体 家族性热性惊厥 线粒体DNA
- 杨艳玲

- 作品数:395被引量:2,06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遗传代谢病 甲基丙二酸尿症 患儿 儿童 突变
- 王朝霞

- 作品数:369被引量:98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骨骼肌 基因突变 肌病 突变 病理
- 肖江喜

- 作品数:293被引量:1,5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儿童 MRI 前列腺癌 骨骼肌
- 秦炯

- 作品数:467被引量:3,738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脑电图 惊厥 基因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