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9篇“ 乳头溢液“的相关文章
病理性乳头单中心临床分析附168例报告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病理性乳头(PN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导管内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168例PN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质分为血性组(n=71例)和非血性组(n=97例);根据镜检后及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155例)和恶性病变组(n=13例)。采用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PND导管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ND患者多为单孔、单侧、血性(浆次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13例(7.7%)。伴乳腺肿块、镜下阳性指征、术后病理诊断及影像学BI-RADS分级在血性与非血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性、乳管镜肿物表面充血、伴乳腺肿块、肿块大小、影像学BI-RADS分级及钼靶恶性钙化征象是PND导管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ND患者以单侧、单孔为主,年龄>50岁、血性、伴乳腺肿块且肿块>1 cm、乳管镜肿物表面充血、BI-RADS分级≥4类及有钼靶恶性钙化征象的患者发生导管内癌变的风险更高,应警惕早期出现恶性病变的可能。
高佳姜吉询王鑫吴婷向江明
关键词:乳头溢液导管内癌
腺体瓣成形术在病理性乳头手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病理性乳头手术中应用腺体瓣成形法对乳房进行整形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74例病理性乳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37例,实施乳腺部分切除术)和研究组(n=37例,实施乳腺部分切除术+腺体瓣成形术或筋膜成形术)。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1d引流量及治疗总费用多;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头的外科手术中应用腺体瓣成形术,能够弥补局部腺体损失造成的凹陷,保持乳房的外形,明显地提升患者满意度,手术安全有效。
石静陈龙舟于倩高峥嵘陆澄
关键词:乳头溢液
乳管镜联合超声在乳头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乳头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分型尤为重要。随着乳腺纤维乳管镜的推广及使用、乳腺钼靶、超声及乳腺MRI的逐渐完善,以乳头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在早期诊断及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乳头疾病采用乳管镜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在我院通过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检查法进行治疗的乳头的手术病人,从中选出22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结合乳管镜、乳腺超声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实施全全面对比。结果 行乳管镜进行诊断的病人,其病理符合率在 58.6%(132/225),通过乳管镜进行检查基础上,融入彩超诊断的病人,其病理符合率在72.0%(162/225),通过对比可知,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行乳管镜诊断的患者,其乳管内占位病理诊断符合率在60.0%(81/144),行联合诊断的患者(即乳管镜与彩超联合诊断),其病理符合率在87.0%(125/144), 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联合诊断模式,要比单纯乳管镜进行诊断的效果好。换言之,对乳头病人采用乳管镜联合超声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患者病变诊断的病理符合率。 。
唐奇张茂刘鹏程赵天永孟祥宇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腺超声乳管镜
乳腺导管造影与彩超对病理性乳头诊断的对比研究
2024年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galactography,GL)与高频彩超对病理性乳头(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PND)患者的诊断价值对比评估。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至扬州大学附属江都人民医院诊治的以乳头为始发症状的患者共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GL及彩超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在51例患者中,经手术病例证实恶性病变9例,良性病变42例。彩超对病理性乳头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3.33%、92.85%、82.35%。GL对病理性乳头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78%、95.24%、92.16%。GL对病理性乳头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都高于彩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及彩超对病理性乳头的诊断均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GL的诊断效果优于彩超,但是都是值得推荐的检查方法。
闫贇朱明龙付蓉焦志云
关键词:乳腺彩超病理性乳头溢液乳腺癌乳腺导管造影
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在乳头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对自主乳头性疾病,行乳腺导管造影后,进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与数字化乳腺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摄影,分析此方法在诊断乳头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间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且每一例都行FFDM+DBT联合摄影的乳头自主患者116例,由两位医师分别对同一入组患者的图像进行回顾性阅片,一名医师只对FFDM图像进行阅片(对照组),另一名医师对FFDM联合DBT组合图像进行阅片(研究组),均对检出的病灶征象进行描述并做出影像诊断,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比较研究:(1)分别统计分析两组对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2)统计分析两组诊断为导管扩张症的准确性。结果:(1)116例中,对照组(FFDM)检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49例,检出率为42.2%,研究组(FFDM+DBT)检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64例,检出率为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116例中,对照组(FFDM)诊断为导管扩张症40例,研究组(FFDM+DBT)诊断为导管扩张26症例,其中对照组诊断为导管扩张症的40例中有14例在研究组DBT图像上通过逐层观察发现为导管重叠所致的假阳性。结论:(1)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FFDM乳腺导管造影。(2)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可避免单纯FFDM导管造影因多支导管重叠所致的假阳性,故前者诊断导管扩张症准确性优于后者。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乳头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葛金梅孙维东曾莉李先军孟玉梅
关键词:乳头溢液导管造影
一种应用于非肿块病理性乳头的术中定位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非肿块病理性乳头的术中定位装置,属于乳头术中定位技术领域;包括手持通件,所述手持通件上固定安装有弯曲插管件,所述弯曲插管件上固定安装有乳管插管头;所述弯曲插管件上滑动套接有封闭连接件;所述...
高影高明郝洁张振东王金淼王首骏陶为杰解海段然
纤维乳管镜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病理性乳头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 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病理性乳头(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 PN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PND患者,结合病理结果分析X线乳管造影、FDS及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PND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9例,良性病变31例。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强。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诊断PND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乳管造影和FDS单独诊断。结论 FDS联合超声乳管造影对PN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提高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或盲目的手术干预。
薛晓蕾吴丽萍刘鸿玉张金庆孙英姿
关键词:乳头溢液纤维乳管镜
循环肿瘤细胞联合血清整合素β1对病理性乳头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整合素β1(ITGβ1)对病理性乳头(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212例PN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管病理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良性病变组(187例)和恶性病变组(25例)。采用差异富集-荧光免疫染色原位杂交技术(SE-iFISH)检测PND患者CTCs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ND患者血清ITGβ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D患者发生乳管内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对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月经状态、类型、乳腺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CTCs数量多于良性病变组,血清ITGβ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BMI>24 kg/m^(2)、血样、较多的CTCs数量、较高的血清ITGβ1水平是PND患者发生乳管内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均具有诊断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P<0.05),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优[AUC(95%CI)=0.961(0.925~0.983),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00%、84.49%。结论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在乳管内恶性病变的PND患者体内显著升高,二者联合对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张腾张超李智于满任欣玲田梓儒史立晖
关键词:病理性乳头溢液循环肿瘤细胞整合素Β1
石岳运用中医药治疗乳头经验
2024年
介绍石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乳头的临床经验。石教授认为乳头的发生责之肝与脾,总以木郁土窒为基本病机。肝木郁遏,不得舒伸;脾土窒塞,痰浊内陷,脾失收摄之职,乳汁不当出而自出。其临证主张以疏肝健脾、化痰止为治法,有气郁化火征象则辅以清肝泻火之法,以疏肝止汤为主方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郭宁程璐瑶石岳杨小红何帅纬
关键词:乳头溢液中医药治疗名医经验
乳头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乳头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患者(乳腺癌组)、50例乳腺导管增生病变伴有乳头患者(良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乳头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四格表法统计分析乳头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乳头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乳腺癌组中乳头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P<0.01);乳腺癌患者乳头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清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2、0.789、0.843),P<0.01;乳腺癌组乳头CEA、CA153、CA125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明显相关(P<0.01);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高分期、转移、复发患者乳头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高中分化、低分期、无转移、无复发患者乳头CEA、CA153、CA125水平;乳头CEA、CA153、CA125三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与各单项及血清组合检测比较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94.57%(87/92)、92.25%(131/142)、89.80%(44/49)。结论:乳头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对伴有乳头乳腺癌早期诊断供了新思路,明显提高了乳腺癌诊断价值。
郑加荣薄丽英孔芹牟善玲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溢液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

相关作者

蒋宏传
作品数:136被引量:1,003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术后 乳头溢液 乳房再造
涂巍
作品数:72被引量:34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头溢液 乳腺肿瘤 乳管镜 纤维乳管镜
马榕
作品数:139被引量:66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头溢液 乳腺癌诊断 病理学
曲文志
作品数:56被引量:29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乳头溢液 乳管镜 乳腺肿瘤 乳腺癌 纤维乳管镜
卓睿
作品数:119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头溢液 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