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0篇“ 乌鲁木齐机场“的相关文章
- 乌鲁木齐机场金属屋面构造缝设计
- 2024年
- 以乌鲁木齐机场的金属屋面构造缝设计为例,深入探讨了屋面变形缝、天窗变形缝、屋面隔震缝以及吊顶隔震缝的设计要点。通过对机场屋面结构特点、使用要求及环境因素的细致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机场金属屋面的防水性能、结构稳定性、材料耐久性以及抗震能力,为同类型工程提供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持。
- 丁小珂
- 关键词:乌鲁木齐机场金属屋面变形缝防水设计
- 乌鲁木齐机场建设测距仪/测距仪导航系统分析
- 2024年
- 2023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达到2019年的104.7%,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17位。随着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的激增,航班运行安全压力急剧增加,进近、着陆及起飞阶段尤其突出,需要在导航系统建设方面拓展新思维。乌鲁木齐机场飞行程序现状2008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不同规范进行了整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概念。PBN高精度导航技术是未来飞行导航发展的趋势,已为航空运输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此项技术在提高飞行的精确度和安全水平,降低机场最低运行标准,增强净空复杂机场的航空运输载运能力,提高机场航班流量。
- 王腾
- 关键词:乌鲁木齐机场测距仪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起飞阶段
- 乌鲁木齐机场2022年夏季1次短时雷雨天气分析
- 2024年
- 本文利用FNL 1. × 1.逐6小时的再分析资料、新疆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乌鲁木齐机场自动观测资料(AWOS)等,对乌鲁木齐机场2022年6月25日短时雷雨天气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500 hPa高空槽带动700 hPa切变东移南压,提供了较好的天气尺度的上升条件,850 hPa始终为偏北风,结合地形抬升作用,大气层结不稳定,地面辐合线的存在,为本次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条件。2) 乌鲁木齐站的抬升凝结高度在850 hPa附近,抬升凝结高度较低的情况下,较小的外力作用就可以将气块抬升形成对流泡。探空层结整体中层湿,高低层干,“上冷下暖”的配置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增长。“沙漏”结构有利于雷暴大风的形成。3) 在中阵雨转中雷雨期间,出现了显著的减温增压并伴随明显的风速风向突变的情况,容易造成航班复飞。
- 刘倩杜安妮尹才虎张明旭
- 关键词:乌鲁木齐机场雷雨水汽通量触发机制
- 乌鲁木齐机场2021年首场强浓雾特征及成因分析
- 2024年
- 利用欧洲中心ERA5 0.25°×0.25°再分析、机场HTG-3微波辐射计、FY4A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AWOS)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021年11月16日乌鲁木齐机场浓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历年首场强浓雾多出现和维持在11月的早晨至午后,以辐射雾为主,持续3~4 h,此场强浓雾呈现持续时间偏长,辐射和平流兼有的特点。降水后高湿、夜间辐射作用及地面西北风增大至4~5 m·s^(-1)时,利于机场辐射雾形成和上游辐射雾的平流;地面辐合带与强浓雾区有较好对应关系,辐合带北侧为偏北风,南侧为偏南风,当近地面逆温层建立,利于辐合带内雾体爆发性增强;近地层小高压维持静稳流场、近地层东南风层、暖平流和逆温层加强并维持、300 m以下相对湿度达95%以上及地面偏北风为0~2 m·s^(-1)时,利于强浓雾维持;机场升温破坏贴地逆温,地面风速增大至2~4 m·s^(-1),破坏地面静稳状态,地面辐合带东移至城区一带,逆温层减弱抬升至城区上空时,机场强浓雾消散。对于浓雾监测,使用FY4A的10.8μm与3.75μm的通道差、0.83μm、2.2μm、3.75μm能很好地显示雾区的范围、温度、移动及雾的消散等特征,利于浓雾区的识别和预报预警。
- 张亚莉王清平万瑜张宇翔郭俊含谭艳梅
- 关键词:乌鲁木齐机场微波辐射计
- 乌鲁木齐机场“6·11”强对流天气环境场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2024年
- 本文利用NECP 1˚ × 1˚逐6小时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乌鲁木齐机场自动观测资料(AWOS)及雷达等资料,对乌鲁木齐机场2021年6月11日雷雨大风的环流条件及雷达回波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机场雷雨大风发生在西伯利亚槽底短波槽东移南下,新疆多短波活动,高低空西南急流、低空风切变和强冷平流的有利环流背景下。2) 强对流发生前,机场各指数表明大气处于层结不稳定状态,具有不稳定能量,低空3公里下水汽充足,有明显的水汽辐合,为水汽饱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使上升运动加强,地面辐合线提供触发机制,具备雷暴发生的三要素。3) 雷达回波图像在对流性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多个中γ尺度对流单体在对流风暴右侧不断生成,然后在东移过程中增长、成熟、衰减,引起机场雷雨大风天气。
- 张亚莉杜安妮田佳露
- 关键词:乌鲁木齐机场雷雨大风触发机制雷达回波
-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 2024年
-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0.25˚ × 0.25˚)、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FY-4卫星资料等,着重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2022年7月17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此次雷暴天气大尺度环流背景为500 hPa上偏西气流,多有短波分裂,配合700 hPa天山北坡有明显的风速辐合带、乌鲁木齐机场南侧西北风和西南风的风向切变、850 hPa上东南风和西南风的风向切变、以及地面不稳定低值区共同作用产生的。强盛的偏西、西南急流携带充足水汽输送至北疆西部以及天山北坡,且雷暴前期在乌鲁木齐机场南侧存在强烈的水汽辐合,配合垂直方向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上升运动,为雷暴提供水汽和动力条件;南疆西部有高能舌东北伸,同时乌鲁木齐本场上空存在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区,垂直方向上为中层向下渗透冷空气,低层相对高温高湿,为雷暴天气的发生积累了一定的位势不稳定能量。尺度小但强度强的孤立对流单体在东移过程中激发出新的单体导致了此次雷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 郭俊含杜安妮李静轩张宇翔
- 关键词:强对流雷达回波
-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高影响东南大风天气分析
- 2024年
- 本文利用FNL 0.25 × 0.25再分析数据、机场跑道自动观测(AWOS)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乌鲁木齐机场2023年4月7~8日的一次高影响东南大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东南大风主要由锋前减压引起,地面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气压场形势。通过对跑道风切变指数进行分析,风切变指数超过阈值的时段与飞行影响较大的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刘佳
- 关键词:风切变
-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雷暴大风过程诊断分析
- 2024年
-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FNL 0.25˚ × 0.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21年6月11日乌鲁木齐机场雷暴大风天气。结果表明:2021年6月11日发生在乌鲁木齐机场的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为高空槽前波动型,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高空槽缓慢东移,略有北收,新疆地区位于高空槽底前部,受西南气流控制,槽前多分裂短波并不断入侵新疆地区。低空辐合区和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造成本场雷暴天气。此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巴尔喀什湖到北疆地区西南急流,且850 hPa有明显的风向风速辐合,造成水汽在乌鲁木齐机场西北侧有较强的辐合。强对流天气发生期间,有强辐合存在于对流层低层,中层为强辐散区,对应为强上升气流,高层为强辐合区,对应为强下沉气流,这是导致强对流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田佳露杜安妮
- 关键词:雷暴大风急流强对流
-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持续东南大风天气成因及影响分析
- 2024年
- 利用FNL分析资料、乌鲁木齐机场自动观测系统、区域自动站数据等对2023年4月30日~5月2日一次长时间持续的强东南大风过程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大风长时间持续的原因及影响要素,结果如下:(1) 此次东南大风具有持续时间长、阵性大、日变化显著等特点,风速在机场跑道上具有“西强东弱”特征,东南大风持续时跑道出现的强侧风以及强侧风阵性导致的较强的水平风切变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子。(2) 长时间维持的回流型东南大风和随后的锋前减压型东南大风共同作用是此次东南大风形成和长时间持续的主要原因。(3) 达坂城、哈密等站与机场的气压差、气温差等演变对于东南大风开始、持续及减弱均有较好的提前量和指示意义。
- 陈阳权沙艳萍王楠楠
- 关键词:气压差强侧风
- 乌鲁木齐机场“2023.4.7”东南大风下航班复飞原因分析及安全建议
- 2024年
- 利用跑道自动观测数据、激光雷达资料等数据,对2023年4月7日(文中时间均为协调世界时UTC)夜间乌鲁木齐机场13架航班在低空复飞的不正常事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3架航班复飞是在机场航班进港高峰期,R07跑道下滑道20 m/s以上的强侧风使得飞机在低空侧风超标,下滑道上强侧风层风速不均匀性引起较强的侧风切变,使得航空器在R07跑道降落过程中操纵困难导致复飞。2) 激光雷达侧风风速演变及其不均匀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飞机复飞时遭遇的强侧风以及因强侧风层的不均匀性导致的侧风切变,在此类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中可作为有用参考。3) 提出跑道低空风场综合监测告警的组合概念模型,可综合利用跑道AWOS资料、激光测风雷达资料计算侧风、风切变等数据,从点到面对跑道及其低空侧风、风切变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告警,为航空运行实时提供有关跑道和下滑道风切变、强侧风的告警服务,使终端管制人员实时了解机场及周边运行的气象环境,对保障航空飞行安全有序十分有利。
- 陈阳权朱雯娜尹才虎沙艳萍
- 关键词:复飞激光雷达强侧风
相关作者
- 吴文婕

- 作品数:29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石羊河流域 生态风险 乌鲁木齐机场 经济带 丝绸之路
- 杨兆萍

- 作品数:133被引量:1,253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旅游 喀纳斯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旅游业
- 李东

- 作品数:87被引量:47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满意度 亲景度 旅游气候 围填海
- 孙玉婷

-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朝觐 阳性率 归国人员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病毒
- 田锋

-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鼠类 中蒙边境 医药产品 病菌 药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