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47篇“ 义利观“的相关文章
- 董仲舒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分析
- 2024年
- 董仲舒的义利观主要包括“正谊明道”“义以正己”与“养利于民”等内容,其中“正谊明道”是重要命题,“义以正己”是立身之本,“养利于民”是核心要义,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社会现存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挖掘董仲舒义利观中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发挥其当代价值。
- 闫家慧
- 关键词:义利观民生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新时代大学生义利观培育研究
- 2024年
- 义利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仍是重要的时代工程。尤其是在科技、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且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尽管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本正确,但依然存在自私、功利主义等问题。所以需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义利观现状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 翟文晰任传华
- 关键词:义利观思想政治教育
- 中美义利观的起源、发展与分流
- 2024年
- 在全球治理中,中美两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诉求国家利益,而且承担大国责任。对比研究发现,中美处理国际事务时,两者都强调公平的重要性,注重正当得利,明确义利统一性。同时,二者各有侧重,中国重视集体利益,关注财富的大众分配,而美国重视个人利益,关注财富的个人积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美两国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对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只有谋“义利”之共性,存“义利”之差异,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赵振强
- 关键词:义利观
- 重评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 2024年
- 对董仲舒和司马迁的义利观,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或误解。概而言之,董仲舒的义利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重义兴利,既强调义大于利,又主张物质利益不可或缺,圣人也要“为天下兴利”。二是“宜在我者”,把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都纳入“义”的范畴,而将不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均视为“利”的范畴,并引申出反对盐铁官营和官吏经商的“与民争利”主张。司马迁的义利观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利大于义,公开宣称求利或争利是人的天性,所谓仁义亦只是“富”的附属物。二是国家和个人均可以“兴利”,也应该倡导“兴利”。至于“兴利”能否成功,其结果是好是坏,则应当看具体效果,而不能一概否定。尽管他们的义利观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并相互对立,但无论是董仲舒的义利观,还是司马迁的义利观,实际都有着针砭现实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 晋文
- 关键词:司马迁义利观
-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时代价值判析
- 2024年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传统义利观中的以义为先、以义谋利、义中取利、义利合一等论述,对于我国当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坚守以义为先,避免人际交往的失信化、利己化和功利化,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信守义中谋利,既是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前提,也有利于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和企业软实力的增强,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遵循义中取利,能帮助人们树立合理的财富观;坚持义利合一,公利即为义,也就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集体利益为首,促进健康群己观的形成。
- 余成煜
-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义利观辨析
- 共同富裕的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渊源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共同富裕以深厚底蕴,共同富裕价值旨趣的人民性、基本内涵的统一性、分配方式的正义性、实现过程的渐进性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中找到原初根柢,共同富裕则赋予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以现代力量。中华优秀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性转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的激活、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阶级的传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先进生产方式的催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既要坚定文化自信,让经由“结合”的共同富裕彰显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也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赋能传统义利观的现代化升格。
- 朱成全朱成全
-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利观现代性转化
- 司马迁对墨子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 2024年
- 先秦诸子对义利思想的阐发各有侧重,其中墨子的义利观表现出义利并重的理念,同时他将其与社会治理联系在一起。从《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经济理论能够看出司马迁继承了墨家的为天下之公利,“强本节用”的义利思想,并且司马迁也将义利观念与社会治理紧密联系起来。司马迁还在墨子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司马迁认为逐利乃人之本性,他提出了逐利的方法以及基本的原则。
- 卜晓蓉
- 关键词:司马迁墨子义利观
- 陈亮义利观对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建设的启示
- 2024年
- 陈亮是浙东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义利观是他事功思想的核心体现。陈亮的义利观主要包括“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义”与“利”统一的价值观、“心”与“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陈亮的事功之学因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的特色,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建设提供启示,主要体现在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改革创新。
- 张艳红
- 关键词:义利统一共同富裕
- 中国共产党义利观的当代阐释和实践路径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义利观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义利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义利观的理论基石,团结合作是其实践逻辑,公平正义是其价值指向,共同发展是其目标旨归。坚持人民至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理论创新与传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义利观的实践路径。
- 牛雅甜王艺璇方文
- 关键词:社会主义义利观
- 基于不同社会主体视域下的孟子义利观新探
- 2024年
- 义利观的问题早在先秦儒家便已开始讨论,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阐发出新的智慧,故义利观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精髓。孔子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的残酷现实而开启对“义”与“利”关系的思考,并深刻影响儒家后人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作为儒家思想的传人,孟子继承与发展孔子义利观的有益部分,其通过对不同社会主体的分析,以此得出适用于各类主体稳定发展的价值观层面上的结论,这也促使孟子形成颇具实用色彩的义利观。在孟子看来,作为施政主体的君王,不仅需要“以仁治国,先义后利”,还应当“以民为本,先利后义”;作为普通个体的百姓,则应该“以义制利”,在必要的时候选择“舍生取义”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纵观当今社会,“看客心态”、盲目逐利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孟子的义利观可以依据现代社会的需要而被辩证地汲取与采纳,这对于解决当代的社会弊病,提高大众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刘金旻
- 关键词:义利观
相关作者
- 牛文浩

- 作品数:83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伦理 义利观 政府经济 伦理学研究 股权分置
- 王泽应

- 作品数:270被引量:1,360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伦理 伦理思想 伦理学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
- 乐爱国

- 作品数:226被引量:413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朱子学 《论语》 《中庸章句》 牟宗三
- 秦铁柱

- 作品数:20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汉代 义利观 重义轻利 列侯 汉人
- 许青春

- 作品数:17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义利观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