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43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相关文章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35
2004年
谢树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22
1999年
自1761年Morgagi's首次描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来,人们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探讨适宜的治疗方案[1];然而,动脉瘤的潜在死亡率还不清楚,围绕这一课题的医学文献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外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流行病学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
童晓明姜克勤侯家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流行病学病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1
1998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夹层(aorticdisection),是指循环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形成剥离性血肿,并沿血管纵轴扩展。此病是心血管急症,过去由于诊断方法的限制,对本病报道较少,近年随着多种新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发现本病并不少见...
王曙光
关键词: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病因病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993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急重症,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及时正确诊断与恰当处理可改善预后。本文就有关的进展进行阐述。发病率一般为5—10人/100万人/年,50岁以上者为17.4人/10万人/年。美国每年约有二千名急性患者,在某些医疗中心每年收治8至12名病人。国内阜外医院1961至1982年共收治30例(1.5例/年),而1983—1990年收治90例(11例/年)。说明发病呈上升趋势。
李茂亭孙衍庆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989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动脉壁并分开其中而形成的血肿,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近年来,由于诊断本病的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外报告逐渐增多。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00个新病例。国内文献报道已有50例以上。
曹书颖陶桂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984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循环血液渗入动脉壁中膜所形成的血肿。1761年Morgagni报告第1例,1934年Shennan提出动脉中膜退行性变是本症的基本病因,1955年DeBakey等首次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1)。本症是引起急死疾病之一,其发生率据大组病理资料为8%(2)。发病率因地区。
王丽雅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理X线诊断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1
2010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动脉壁中而形成的血肿,并非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 g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
周冠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白介素-1β(IL-1β)、肿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指标低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手术前后IL-1β、TNF-α、IN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真腔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次介入手术发生风险,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陈敬杰王晓玉史云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保守治疗生活质量评分
预见性护理对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2024年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为两组,分别按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模式进行干预,就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HR、SBP、DBP、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蒋洁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预见性护理介入治疗
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腔内治疗进展
2024年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已完成向腔内技术的转变,但随着疾病的演进和对疾病了解的深入,针对远期并发症—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各国专家在管腔重建、假腔栓塞、裂口封堵、内脏动脉重建等领域研发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腔内治疗技术和器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血管外科专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贡献了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个“中国方案”。笔者拟对这些技术及器械作一综述。
王嘉宾郭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相关作者

景在平
作品数:948被引量:3,353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 主动脉瘤
冯翔
作品数:233被引量:1,142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隔绝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赵珺
作品数:128被引量:738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赵志青
作品数:365被引量:1,712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包俊敏
作品数:273被引量:1,187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内漏 腔内隔绝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