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50篇“ 中枢性“的相关文章
- 中枢性疼痛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 2025年
- 中枢性疼痛由中枢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近年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术和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本文从二者的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展开综述,并分析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指导神经调控技术在中枢性疼痛中的应用。
- 甘宇万峻阁李忠华李帅韩帅
- 关键词:疼痛电刺激疗法
- 功能针灸治疗脑梗死中枢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中枢性面瘫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中医学上认为,面瘫属于“吊线风”“歪嘴风”等范畴。面部肌肉迟缓不收,主要是因为在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在外感受风寒湿邪,经脉气血闭阻不畅,经气运行阻滞,导致气血不和经脉失去濡养而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
- 孙宇韩冰雪颜智
-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风寒湿邪气血不和面部肌肉中医学
-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导致中枢性尿崩症1例
- 2025年
- 该院于2024年2月20日收治因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导致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1例,为明确尿崩症的病因诊断予禁水加压试验。患者禁水期间仅觉口干明显,经综合评估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垂体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出院后予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后随访尿量及饮水量明显减少。该文详细介绍了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 郑膨峰周迪夷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垂体炎中枢性尿崩症文献复习
- Makorin环指蛋白3参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分子作用机制
- 2025年
-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提前启动,而该轴由来自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GnRH)调控,GnRH分泌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导致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青春期启动的时间受到营养、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致病基因的研究中,Makorin环指蛋白3(makorin ring finger protein 3,MKRN3)、lin-28同系物A和Delta-like 1同源物等基因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均可导致青春发育期启动时间提前,其中MKRN3的功能丧失突变是家族性CPP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因之一。自2013年首次在5个CPP家族中鉴定出MKRN 3突变以来,MKRN3在青春期中的作用逐渐被发现。MKRN3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在多种真核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MKRN3可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发挥作用来抑制GnRH活性。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MKRN3在CPP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多种与MKRN3相互作用的基因及蛋白质,利如MKRN3能抑制KISS1和TAC3活性,从而影响kisspeptin和神经激肽B表达以调控GnRH分泌;MKRN3还能通过泛素化PABPC1抑制GNRH 1 mRNA翻译;另外,还有MBD3、IGF2BP1及NPTX1等靶点,它们均在MKRN3下游参与GnRH调控过程。在MKRN 3上游,miR-30能与MKRN 3基因3′-非翻译区的3个位点结合,从而阻断MKRN 3转录。本文综述了MKRN3在CP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CPP的发病机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KRN3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陈子琴张雪荣
- 关键词:中枢性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儿童
- 一种用于诊断女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志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诊断女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女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生物标志物,所述标志物为Leptin、RBP4或Chemerin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本发...
- 杨卫霞陆欣怡
- 不同剂型亮丙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3个月及1个月剂型亮丙瑞林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CPP女童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患者随机分组,3M组(30例):接受3WH月剂型的亮丙瑞林针(11.25 mg),每12周注射1次;1M组(30例):接受1个月剂型的亮丙瑞林针(3.75 mg),每4周注射1次;随访1年,比较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卵巢容积及生长速度及骨龄改变,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①LH峰值(IU/L):初诊时分别为16.20±14.58及13.75±9.66,12个月复查时分别为2.02±0.81及1.74±0.63;②FSH峰值(IU/L):初诊时分别为18.81±9.22及15.37±5.49,12个月复查时分别为4.17±1.23及3.58±1.12;③骨龄指数(骨龄/年龄):初诊时分别为1.20±0.09及1.19±0.08,12个月复查时分别为1.16±0.07及1.15±0.07;④卵巢容积(ml):初诊时分别为3.60±1.24及3.20±1.34,12个月复查时分别为2.03±0.65及2.07±0.69;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3个月剂型能很好抑制性激素水平,控制性腺发育,并控制骨龄进展,与1个月剂型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3个月剂型与1个月剂型亮丙瑞林对CPP女童具有相同的抑制效果,值得推广。
- 冯跃英方洁干冬梅
- 关键词:中枢性性早熟亮丙瑞林疗效
- 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悬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疾病严重程度[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面瘫痪分级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效果优于针刺联合悬灸治疗。
- 徐晴林兴成林世达张家艳曾春英
-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药线点灸疾病严重程度
-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疗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格赛尔(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发育商(DQ)值[包括个人-社交、语言、适应性、精细运动和大运动DQ值]、粗大运动评估88项(GMFM-88)评分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量表(WeeFIM)评分。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DQ值均增加,且研究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个人-社交、语言、适应性、精细运动、大运动DQ值分别为(74.39±6.10)分、(73.29±6.70)分、(74.72±6.25)分、(77.89±8.63)分、(78.06±9.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0±6.42)分、(69.03±6.43)分、(71.18±6.93)分、(70.03±7.12)分、(72.07±7.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 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 FIM评分均增加,且研究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FIM评分分别为(43.80±3.29)分、(92.03±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1±3.56)分、(84.65±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是CCD患儿有效的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陈雪娟任麦青
-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感觉统合训练作业疗法智力粗大运动
- 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接诊的8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性激素水平、第二性征发育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治疗前,两组雌激素(E_(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_(2)、LH、FSH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乳腺体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体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缩小,卵泡直径减小,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效果显著,可降低性激素水平,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指标改善。
- 邹毛慧
- 关键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IGF-1、IGFBP-3与Tanner分期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Tanner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CPP女童的临床资料。根据ICPP女童乳房发育情况(Tanner分期)分为B2组(n=18)、B3组(n=39)、B4组(n=15)、B5组(n=8),比较四组IGF-1、IGFBP-3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与Tanner分期的相关性。同期纳入本院收治的40例单纯乳房早发育(SPT)女童,比较ICPP女童和SPT女童的IGF-1、IGFBP-3水平。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的价值。结果:不同Tanner分期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B3组,B3组均低于B4组,B4组均低于B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IGF-1、IGFBP-3水平与Tanner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均高于SPT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797,敏感度分别为90.00%、88.75%,特异度分别为85.00%、60.00%。结论: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有较高价值,且与Tanner分期密切相关。
- 罗婷婷李苹陈婷何娅
- 关键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相关作者
- 杜敏联

- 作品数:254被引量:1,28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青春期 性早熟 成年身高 女孩
- 戴红

- 作品数:123被引量:1,1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脑卒中 社区康复 康复治疗
- 梁黎

- 作品数:331被引量:1,25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儿童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性早熟
- 董关萍

- 作品数:142被引量:5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 女童
- 傅君芬

- 作品数:294被引量:1,54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儿童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