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6篇“ 中小学语文“的相关文章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5年
现代教育不仅局限于知识的搬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后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关键素质,涵盖了语言能力、文化自信、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万小金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学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策略研究
2025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需要。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基点,围绕中小学语言文字教学现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语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助力语文课堂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优化。
王煜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
信息化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
2025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日益突显。本文首先概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点针对信息化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路径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建议,旨在为相关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钟菲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以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为例
2025年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审美观念。古诗文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因此,在中小学课堂中有效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阐明其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丰富价值,进而提出具体的融通路径,以供借鉴和参考。
余蕾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语文教学
优化中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究
2025年
核心素养是奠定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石,是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源泉。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脉络,审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地位,秉承生本主义的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以自主的探究扩展语文教学的视野。本文将着重探索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优化路径。
张丽珊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浅析感悟式教学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5年
感悟式教学,即通过感知和领悟,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感悟情感、感悟生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从感悟式教学理论依据、感悟式教学进行的必要条件等方面,探讨感悟式教学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阮美丹
关键词:感悟式教学语文课堂
检视我国“素养型”中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一体化建构
2025年
鉴于我国2022年最新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11年版的课标及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标的比较关联,进一步就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及核心素养的统整贯通进行了相关的文本分析梳理,进而解读我国普通中小学“素养型”语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理路和内在脉络,这将为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教学校长与市县语文学科教研员深刻理解认知和实践体认语文课程提供创设了一种新视界,从而为真正落实推进与实践创生“素养立意”的语文学科课程的实践范型贡献绵薄之力。
周建强杨诗宇邱满玉
让茶香濡养语文教学——茶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2025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茶文化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现状、意义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在不同学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杜译电
关键词:茶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构念要素与发展路径
2025年
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构建中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构念模型,梳理评价意识、评价知识、评价能力、效能评估和评价反思等要素内涵,并提出在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评价学习情境,促进“理论—实践”的评价赋能;构建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对话机制,实现“行动—反思”的循证评价;构建基于语文教学评价主题的教研共同体,实现“个人—集体”的知识共享等三个方面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
涂韶华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
从知识传递到意义生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转向与实践策略
2025年
走向“意义生成”的阅读教学,实现了对传统“知识传递”式的阅读教学本质的超越。在这一价值取向下,阅读教学中的意义生成是师生以文本为载体,在互动对话中展开“个性化同构”,进而获得共识性理解的集体建构的结果。这一教学目的观证实了儿童自我存在的价值,促进了知识与意义的整体统一,实现了对阅读本质的回归。在意义生成的阅读教学中,开放的阅读空间是意义孕育的沃土,复杂的阅读情境是意义生发的起点,个性化阅读体验是意义萌芽的基础,个体认知冲突是意义破土的动力,集体协商对话是意义构建的途径。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的意义生成,我们应确定主体在场,鼓励自主阅读;依托问题情境,引发深度思考;倡导对话探究,共享集体智慧。
于泽元王远征
关键词:阅读教学知识传递语文教育

相关作者

顾之川
作品数:225被引量:479H指数:9
供职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主题:语文教育 语文 立德树人 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
苏新春
作品数:184被引量:796H指数:1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词典》 词汇 汉语 现代汉语 语文教材
于昌明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绥化市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中小学语文 新课改 中学语文 中小学语文教学
任翔
作品数:38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侦探小说 爱伦·坡 语文教育改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何莲芳
作品数:28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汉语小说 长篇小说 叙事 小说 革命历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