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897篇“ 中华文化“的相关文章
- 中华文化
- 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导读大纲”,包括40个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下编为“经典选读”,精选包括经、史、子、集方面的经典文献。
- 曹顺庆主编
- 关键词:文化史
- 青年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2025年
-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双重驱动下,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根据统计门户网站Statista的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已突破48亿,覆盖了全球60%以上的人口。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为文化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张振周奕文
- 关键词:信息传播社交媒体门户网站中华文化双重驱动
- 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
- 2025年
- 中华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及推动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深入剖析当前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提供实践指导。
- 孙婷
-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文化历史进程
- 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2025年
- 【热点材料】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
- 杨方凯
-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春节
- 文化大国、文化贸易与中华文化传播
- 2025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大国可以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独特的文化偏好,提升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价值,进而影响全球化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元素投入偏向。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发挥“本地市场效应”,通过文化贸易出口来促进其文化国际传播。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一方面通过渐进式开放和文化贸易进口,吸引全球文化产品加入中华文化元素并进行全球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发挥“本地市场效应”,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也正在以中国文化产品为载体,将中华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今后需要高度重视文化贸易的文化传播功能,在开放中更好平衡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重视文化贸易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充分理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在文化贸易促进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 罗立彬刘博文
- 关键词:文化大国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中华文化传播
- 德昂族春节的兴起与中华文化认同
- 2025年
- 改革开放以来,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兴起,并逐渐成为德昂族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昂族春节的兴起,本质上是礼俗互动的结果,形成了既符合传统春节习俗,又带有德昂族文化特征的节日文化,表征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德昂族春节的发展过程与实践,彰显出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的深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 熊威
- 关键词:德昂族春节中华文化认同
-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经验探析
- 2025年
- 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深深植根于悠远绵长的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中,是对中华民族思想禀赋的具体表达、对精神内核的自我体认。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性建构,以多元文化共同体为基本前提,在一元主导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中生成文化主体意识;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发展方式,在坚持自我立场中把外来文化变成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充沛动能;以主动变革求新为内在动力,不断增进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时代引领力。梳理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可以为新时代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提供有益镜鉴。
- 孙润民
- 关键词:中华文化
-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
- 2025年
-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成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中华文化时代性与历史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不断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进新时代,面对世界文化格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形势,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
- 雷永强苏江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口头传统与中华文化认同:基于苗族贾理的田野考察
- 2025年
- 口头传统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书面传统共同构成文化传承的关键路径,历史上中原与西南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孕育出丰富的共有文化符号。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典型口头传统苗族贾理的田野考察发现,集体记忆层面与其他民族拥有共同起源地及崇拜的先祖,时间节律上“二十八宿”与十二生肖历法融合创生出苗甲子“嘎进”,是传统生肖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活态传承典型。同时,贾理于教育维度融通转化儒家思想,可视为儒家文化在民族地区的本土化。口头传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机理在于以共享集体记忆为逻辑起点,大小传统“双向奔赴”为历史基础,使口头传统对中华文化进行当代传承形成现实诉求。
- 龚露
- 关键词:口头传统中华文化认同
- 对外汉语教学视域下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 2025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所建设的文化强国,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面向世界”乃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教授汉语的语言课程,还是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方式。随着国际上兴起的“汉语热”,国家大力支持汉语教学、推动汉语教学培训工作,采用中外合办孔子学院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新时代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 陈雨欣
- 关键词:语言课程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汉语热
相关作者
- 丁树栋

- 作品数:1,499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中医 验方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 失眠
- 邹游

- 作品数:39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
- 研究主题:演出 中华文化 连衣裙 设计师 民主法制
- 张恒军

- 作品数:121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文化 一带一路 当代文学 进路 中华老字号
- 施仲谋

- 作品数:25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中华文化 文化教学 教学大纲 教学研究 汉语教学
- 谢清果

- 作品数:303被引量:5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老子 华夏 媒介 《道德经》 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