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7篇“ 三叠系飞仙关组“的相关文章
利川龚家垭口三叠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2023年
近年来,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区域滩相储层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指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对鄂西海槽西侧地区滩相储层的勘探具有借鉴意义。重点分析鄂西海槽西侧地区下三叠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从利川龚家垭口剖面野外地质观察及野外岩样薄片观察入手,结合阴极发光分析、激光微区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及87 Sr/86 Sr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了龚家垭口滩相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特征。认识如下:①研究区储层主要分布在二段顶部及三段,储集岩以台地边缘颗粒滩沉积的残余砂屑(鲕粒)白云岩,云质鲕粒灰岩、砂屑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局部发育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铸模孔等;②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胶结充填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另一类是以溶蚀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段白云石化模式为较局限环境下的同生—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白云石化流体为高盐度局限海水,同时存在大气淡水的参与;③研究区颗粒滩储层经历多种成岩作用改造,颗粒岩类孔隙度为1.12%~2.5%。晶粒云岩因白云石化作用较发育,孔隙度分布在2%~4%,总体上孔隙度较低。综合研究认为,鄂西海槽西侧台缘带白云岩储层具有更大的勘探潜力。
杨鹏袁海锋叶子旭
关键词:飞仙关组成岩作用白云石化孔隙演化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三叠系鲕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2023年
通过岩心观察、微观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在层序划分基础上对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铁山坡—普光地区储层以鲕粒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为主,渡口河—七里北地区以(含砾屑、砂屑、豆粒)鲕粒白云岩为主,鲕粒岩原始结构分保存更好。(2)研究区储层具有多期次发育特征,铁山坡—普光地区储层在ssq1,ssq2,ssq3层序均有分布,具有发育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的特征,Ⅰ,Ⅱ,Ⅲ类储层均发育;渡口河—七里北地区储层发育在ssq2,ssq3层序,发育较晚、厚度小、分布面积有限,以Ⅱ,Ⅲ类储层为主。(3)研究区沉积古地貌及海平面升降控制了鲕滩储层发育的期次、厚度等,在ssq1沉积中晚期海平面开始下降时,古地貌高地开始发育鲕滩储层,厚度大,白云石化作用明显。(4)研究区内陡坡型和缓坡型台缘斜坡带,水体能量的强弱控制了鲕滩沉积物类型,为成岩期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进而控制了储层的物性和规模。
文雯杨西燕杨西燕陶夏妍杨容李阳范家兴李阳
关键词:鲕滩储层层序划分飞仙关组三叠系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迁移型鲕滩层序地层分析及相控储层预测被引量:2
2023年
四川盆地东北部七里北-渡口河地区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但高频旋回地震识别及追踪难度大,多期次滩体纵向叠置,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未形成配套的迁移型鲕滩储层分期地震预测方法。针对高频旋回地震识别追踪和鲕滩储层分期地震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基于不同地震反射相带分区的方法,进行内部旋回横向精细追踪,精细预测多期次鲕滩储层。研究表明:基于不同地震反射相的层序地层地震反射界面追踪对比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频层序界面识别难题,划分出双轴强反射、内部弱反射、单轴强反射、杂乱-亚平行反射和多轴强反射5类反射地震相;利用振幅和弧长敏感属性定性及神经网络反演定量预测成果,明确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Ⅱ旋回,从Ⅱ旋回到Ⅲ旋回,储层具有自东向西、从台地向海槽不断迁移进积发育的规律。实践表明,不同地震反射相的层序地层地震反射界面追踪对比,结合敏感属性控制的储层预测方法,针对迁移型鲕滩储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研究对同类型气藏储层精细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陶夏妍黄天俊张艺华边树涛魏朋辉韩嵩邓惠蔡强
关键词:高频层序飞仙关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三叠系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埋藏历史对碳酸盐溶释—沉淀的变化研究
2023年
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与沉淀强烈控制着深埋藏地层中碳酸盐岩储层质量,与之有的地质过程是人们多年来不懈研究的热点领域。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所造成的碳酸盐溶解成为近年人们普遍认可的模式,但这不能圆满解释大量存在的不与断裂伴生的深埋藏碳酸盐的溶解机制。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藏碳酸盐溶解与沉淀机制的研究,认为埋藏过程中盆地的沉降与抬升是碳酸盐溶解与沉淀以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另一重要机制,在改变流体对碳酸盐饱和状况方面具有和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相同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与川东北类似的埋藏历史更有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不是最大埋藏深度,在最大埋藏深度附近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其后盆地持续抬升造成温度降低和碳酸盐溶解,与之有的次生孔隙形成所造成的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与上覆载荷减小可以得到平衡,次生孔隙得以保存,岩石储层质量改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奥陶埋藏历史不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是最大埋藏深度,古喀斯特发生之后盆地持续沉降造成温度升高和碳酸盐沉淀,并与上覆载荷的增加同步发生,结果是孔隙的封堵、岩石的致密化和储层质量的变差。
陈志华常森张普刚
关键词:埋藏成岩作用储层质量
北盘江三叠系紫色砂岩风化土壤保水性改良研究
2022年
为厘清保水剂和生物炭对紫色土保水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实验,设置添加保水剂和生物炭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吸水倍数、土壤水分蒸发率及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改良措施均可提高紫色土的吸水倍数,保水剂对紫色土吸水倍数的提升比生物炭更加显著。施用保水剂可适当延缓紫色土的水分蒸发速率,然而施用生物炭则会促进紫色土水分的蒸发。绝大多数处理与空白对照(control check,CK)相比都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紫色土的保水能力,而且高含量配比处理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低含量配比的处理,其中P2B2(0.3%的保水剂和3.0%的生物炭)处理可以使紫色土的保水性能达到最高。保水剂与生物炭利于低热河谷区紫色土的水分改良。本研究可为低热河谷区紫色土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刘丽魏晓文雪峰彭益书周发杨昌隆
关键词:三叠系土壤改良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三叠系鲕滩沉积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为了厘清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下鲕滩的时空分布特征,明确海平面变化对鲕滩迁移的控制机理,开展了岩性特征分析、沉积构造标志识别、层序界面层序地层格架划分等。结果表明:①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在持续海退背景下发育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可进一步细分出5个四级层序(Ⅰ—Ⅴ)。②研究区鲕滩主要分布于Ⅰ—Ⅳ层序,Ⅱ层序内的鲕滩最为发育,单体厚度大、连续性好,而Ⅲ,Ⅰ和Ⅳ层序内的滩体发育程度依次减弱,最差呈不连续的零星状分布。③鲕滩在垂向加积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侧向迁移特征,整体由台地内部向斜坡方向迁移,其中Ⅰ层序至Ⅱ层序鲕滩侧向迁移特征最明显。④局部地貌高地发生的高频旋回与碳酸盐岩生产速率协同变化,导致研究区鲕滩呈现垂向加积和多期次叠置现象,而海平面下降到基准面以下时,适合滩体生长的水动力条件由局部高地向局部洼地变迁,使得鲕滩由垂向生长演化为侧向进积。⑤平面上,研究区鲕滩主要沿北西—南东(即台地边缘一带)方向展布,以铁山坡、普光地区最为发育,其次为渡口河、七里北以及罗家寨等地。该研究成果可为开江—梁平海槽地区优质滩相储层勘探提供依据。
李阳李阳蒲柏宇王兴志杨西燕朱逸青黄梓桑杨西燕
关键词:海平面升降飞仙关组三叠系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九龙山地区三叠系薄层鲕粒滩储层定量描述及预测被引量:3
2020年
三叠系鲕粒滩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九龙山地区储层埋深在5000 m左右,具有多期生物碎屑滩沉积的地质背景,但储层厚度薄,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准确预测鮞粒滩储层的空间展布,制约了该区的天然气勘探。通过采用拓频处理列技术,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伽马反演和波阻抗分频反演等技术,有效预测并刻画了九龙山地区鲕粒滩薄储层的空间分布。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较好,证实了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在鲕粒滩薄储层预测中是实用和有效的。
裴森奇裴森奇胡欣王兴志王宇峰张本健王宇峰
关键词:地震反演储层预测飞仙关组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大池干~高峰场构造带三叠系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本次论文研究在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大池干~高峰场钻井取心资料为主,并和台地边缘相带的利川龚家垭口野外露头进行对比,采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原位激光微量元素...
曾兵
关键词:油气藏储层物性胶结充填
川西北R研究区三叠系沉积相特征研究
论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入手,以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等相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指导,在已有地震解释和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钻、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对象,采用传统地质与地震勘探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单井...
黄爱芯
关键词:古地貌沉积相有利勘探区
文献传递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圈闭评价研究
近年来,随着川东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三维地震勘探面积及地震分辨率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对鮞滩分布的预测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的圈闭进行重新梳理和评价,研究成果对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参...
杨湉
关键词:川东北飞仙关组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思静
作品数:203被引量:3,387H指数:4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锶同位素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胡作维
作品数:87被引量:960H指数:1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飞仙关组 锶同位素 飞仙关组
郜晓勇
作品数:69被引量:53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盆地 中元古界 火山岩
王庆东
作品数:16被引量:487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成岩流体 三叠系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东北部 碳酸盐成岩作用 砂岩储层
王春梅
作品数:34被引量:44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催化剂 四川盆地东北部 成岩流体 三叠系飞仙关组 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