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58篇“ 《金瓶梅》“的相关文章
- 金瓶梅
- 本书通过商人官吏西门庆及潘金莲等人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及人情世态,是认识明代社会的艺术化的教科书,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文学杰作。
- (明)兰陵笑笑生著
- 关键词:章回小说明代
- 金瓶梅
- (明)兰陵笑笑生原著
- 金瓶梅
- 秦修容整理
- 金瓶梅
- (明)兰陵笑笑生原著
- 关键词:古典小说长篇小说章回小说缩写本明代
- 金瓶梅
- (明)兰陵笑笑生著
- 关键词:古典小说长篇小说章回小说缩写本明代
- 《金瓶梅》的饮食文化书写
- 2024年
-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描写饮食极为丰富的一部小说,书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的饮食、器具、宴饮场面以及礼俗,其饮食文化书写充满市井气息,暗含中医养生理论,与情色密切相关。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以及主旨的揭露有重要作用。
- 郭燕晓
- 关键词:《金瓶梅》饮食文化
- 曹雪芹向《金瓶梅》学习语汇
- 2024年
- 曹雪芹向《金瓶梅》学习语言,主要落实在学习词汇上。许多红楼语汇的最初源头,正是《金瓶梅》,未见更早的。某些语汇既见于《金瓶梅》,也见于兰陵笑笑生同时或之后,亦即曹雪芹之前或同时。另有一种情况,即《金瓶梅》以前已存在某语汇,经笑笑生铺张扬厉,踵事增华,影响到曹雪芹,从而反映在《红楼梦》里。笑笑生的优异表现证明,日常生活是作家最好的语言老师,努力创新是作品最值得追求的艺术目标。正缘于此,曹雪芹着意向《金瓶梅》学习语言,更注重向日常生活学习语言,于是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沈治钧
- 关键词:红楼梦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西周生
- 《金瓶梅》的地域性实证问题
- 2024年
- 明代的运河码头城市山东临清,“十九皆徽商占籍”。《金瓶梅》中的清河,并不是山东的清河,而是更多有着淮安清河的影子。《金瓶梅》中的清河所指与山东的运河码头临清相混淆。徽商和清河等的书写,皆展现了运河文化的流动性。从文化流动性的维度,解读《金瓶梅》与京杭大运河文化之间的关系,发现不能坐实《金瓶梅》故事中的地理位置、地名;也不能以为故事委实是发生在山东进而通过山东方言尤其是临清方言来印证或考索小说作者的籍贯。《金瓶梅》叙事的地域性实证研究往往忽视了运河文化的流动性而导致缘木求鱼。大运河的交通,促成人口、物质、文化等的流动,而正是这种流动性生成了包括明清小说在内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的流动性解构了小说叙事实证研究的地域性。
- 张同胜
- 关键词:《金瓶梅》徽商运河文化
- 《金瓶梅词话》卜筮书写意蕴论
- 2024年
- 卜筮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习俗,《金瓶梅词话》中多回都有卜筮活动的描写。与早期的卜筮活动相比,《词话》中的卜筮活动无论是地位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词话》中卜筮活动的功利性以及市民对卜筮的态度也反映了明代卜筮活动世俗化这一特点,体现了卜筮活动在明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在艺术方面,卜筮活动的书写也起到了叙事上的预叙作用,是小说结构的纲之所在,卜筮活动的书写也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 杨佳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卜筮世俗化文学意义
- 论《金瓶梅词话》的骗局叙事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描绘市井世俗,依据社会世象展开叙述,其中设局行骗是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为,围绕情欲、金钱和报复等展开的骗局故事多达数十起。通过对施骗、受骗双方的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得到了传神写照,情节设计曲折多变、详略得当,加强了全书结构的严整性,文学功能突出。骗局叙事鞭笞了人性的丑恶,使晚明社会的黑暗现状暴露无遗,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度,在明清小说的同类描写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后世小说尤其是《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史小军田先红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叙事
相关作者
- 杨琳

- 作品数:195被引量:2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俗语词 《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词话 训诂 词源
- 张进德

- 作品数:56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 《四库全书总目》 小说家 散曲
- 黄霖

- 作品数:108被引量:3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 文学批评 崇祯本 金瓶梅
- 霍现俊

- 作品数:35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 小说 西门庆 金瓶梅
- 宁宗一

- 作品数:79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金瓶梅》 《红楼梦》 文本 心灵史 回归文本